放眼于长远弃短期利益 清理污染源美化舜耕山
拆除水泥厂 植绿吐新芽
5月间,位于淮南淮舜南路长山北侧的新植生态修复林吐露新芽(如图),显出勃勃生机。
背后舜耕山裸露的山石,留下了这里过去开山采石的痕迹。以前的原淮南市水泥厂和附近的石灰窑,曾在这里炸去块块山石,用于烧制水泥、石灰等建筑材料,也创造出一定的经济效益。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愈高。生态账和经济账的权衡,淮南更着眼于长远,放弃了眼前水泥厂短期的利益,况且老水泥厂还是落后的产能,造成的是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淘汰落后产能,改善人居环境,美化舜耕山风景区成为共识。
去年12月底,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原淮南市水泥厂拆除。结合淮南市委、市政府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环山路环境综合整治的统一部署,大通长山生态修复林建设启动,对原淮南水泥厂和老石灰窑场原址地进行绿化美化。
今春,大通区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大型机械4000多台次,填运土方8万立方米,平整土地7万平方米,并请市园林局规划设计,确定树种和规格,为长山生态修复林植绿。
今春丰沛雨水的滋润,更提高了新植苗木成活率,光秃秃的树干渐渐发出了新芽,5月间,移植的乌桕、栾树、水杉等的新芽已很明显。大通长山生态修复林与环山路绿道相结合,让经过淮舜南路的人们心情舒畅。修复林位置北侧便是大通湿地公园,大通区农林局人员介绍,长山生态修复林有相当一部分是乌桕树,在经霜后树叶会变黄变红,待到深秋,乌桕叶红时,这里将更吸引健身休闲的人们。
(记者 张雪峰 左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