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2014年5月6日11版
本报见习记者柳文本报通讯员王震东
日前,记者来到淮南市谢家集区李郢孜镇范圩村,只见戏台上,正在演出经典推剧《秦英征西》,约800名观众聚精会神地观看,现场笑声掌声不断。
“几十年没看过推剧了,真的很高兴!”李一矿退休职工隗树昌对记者说,这样的现场演出真叫过瘾。
推剧源于花鼓灯,乡土气息浓厚,很受淮南当地群众喜爱。此次演出,吸引了方圆几十里的群众前来观看。
“俺两口子是步行来的!走到这里有八里路,但能看现场演出,俺们高兴。”李郢孜镇北梨园村68岁的姚登福说,两天前,他到镇里办事,恰好路过范圩村,看见戏台子已经搭好。打听清楚后,老两口决定一起过来观看推剧。姚登福说,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讲,不仅是看一场戏剧,更是一次温馨的怀旧。
记者观察到,观众时而聚精会神地看演出,时而三三两两地议论。
“这出戏演的是大唐李世民时候的事。看,程咬金要出来了!他们一唱,俺就懂了。小时候听过大鼓书、看过戏剧,至今记忆犹新。”隗店村80岁的徐友杰神采奕奕,满是温馨地向记者讲解剧情。演出结束,徐大爷意犹未尽:“晚上的《双进京》,我还要来看!”像徐友杰一样,现场不时有观众请求:“可能给我们再多演几场?”“可来我们村演呢?”
“上个月,我们反映了镇、村老年群众对现在一些文艺节目看不懂,他们有听传统老戏的诉求。没想到这么快推剧团就来镇里演出了。”李郢孜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谢家集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根据群众的喜爱,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推剧团送戏下乡、进村。目前,该区送戏下乡覆盖89个行政村,且保证每个村至少一场演出。
“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我们将根据这一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推出系列文体惠民活动,发挥农村文化工程的作用,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谢家集区文体局局长宫玲说。
截至目前,谢家集区已组织各类脍炙人口的文艺演出80余场,送电影进村、进社区15场,送文体用品3次,惠及群众5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