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2014年5月6日11版
本报通讯员陆士宇本报记者孙玉宝
日前,记者走进淮南市田家庵区田东街道皖纸社区,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一天的跟踪采访。
早上8点,6名工作人员准时到岗。干净整洁的社居委办公大厅,各种材料整齐摆放在柜台上。
年轻的季银华刚参加工作不久,当天上午,已在社区工作十余年的蒋燕带她去西苑小区摸底。
刚进西苑,蒋燕就不时地和过往居民打招呼,十几年的工作,她对这里的居民非常熟悉,谁家生孩子、谁家搬新家……都能记个八九不离十。
西苑是个老小区,住户大多还是平房。在蒋燕的带领下,季银华热情地招呼着,两人边走边回答着居民提出的问题。
“80岁以上退休老人有补贴吗?”“有呀。”“单独二孩政策实行了吗?”“实行了呀。”说话间,蒋燕看到路过的张大爷:“张大爷,听说你要买房子,我给你找到一个广告,回头给你送去。”张大爷高兴地答应着:“谢谢啦!”
在24栋平房前,居民韩女士拦住了蒋燕:“我的亲戚家在潘集区,可以在这里办医保吗?”蒋燕热情地回答:“可以,只要是淮南户口就行。”韩女士放心了。
居民们把社区工作人员当家人一样,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人招呼进屋坐坐,气氛十分融洽。
不过也有例外,在28栋平房前,一个租房户就显得十分“警惕”。来自安庆的王师傅租房不久,对工作人员的人口摸底统计显得不耐烦。“你办居住证了吗?”“没有,不想办。”“办了居住证,在生活方面可以享受本地居民的待遇。”“哦,是吗?”王师傅的态度逐渐缓和下来,随即办了流动人口登记。
一晃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刚从一户居民家中走出,蒋燕指着一件晒着小孩衣服的人家说,谁家又添丁了,我们要做好记录。蒋燕说,像这样的居民家中日常生活情况调查,对开展社区工作十分必要,新来的同志得经常做。
下午2点半,记者又来到皖纸社区,办公大厅里,工作人员胡跃东正录入残疾人信息电子表格,盛淮建在整理退休工人管理与服务台账,季银华在梳理早上调查的信息,党支部书记贾怀美、社居委主任薛传华正处理计生方面的事情,蒋燕在向居民解释着社保政策。
走出皖纸社区,已经是下午5点半了。一天的耳闻目睹,记者深切感受到社区工作人员真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