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媒体看淮南 > 安徽日报:田区:社区工作无小事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安徽日报:田区:社区工作无小事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5/6 8:23:1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安徽日报2014年5月6日11版

  本报通讯员陆士宇本报记者孙玉宝

  日前,记者走进淮南市田家庵区田东街道皖纸社区,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一天的跟踪采访。

  早上8点,6名工作人员准时到岗。干净整洁的社居委办公大厅,各种材料整齐摆放在柜台上。

  年轻的季银华刚参加工作不久,当天上午,已在社区工作十余年的蒋燕带她去西苑小区摸底。

  刚进西苑,蒋燕就不时地和过往居民打招呼,十几年的工作,她对这里的居民非常熟悉,谁家生孩子、谁家搬新家……都能记个八九不离十。

  西苑是个老小区,住户大多还是平房。在蒋燕的带领下,季银华热情地招呼着,两人边走边回答着居民提出的问题。

  “80岁以上退休老人有补贴吗?”“有呀。”“单独二孩政策实行了吗?”“实行了呀。”说话间,蒋燕看到路过的张大爷:“张大爷,听说你要买房子,我给你找到一个广告,回头给你送去。”张大爷高兴地答应着:“谢谢啦!”

  在24栋平房前,居民韩女士拦住了蒋燕:“我的亲戚家在潘集区,可以在这里办医保吗?”蒋燕热情地回答:“可以,只要是淮南户口就行。”韩女士放心了。

  居民们把社区工作人员当家人一样,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人招呼进屋坐坐,气氛十分融洽。

  不过也有例外,在28栋平房前,一个租房户就显得十分“警惕”。来自安庆的王师傅租房不久,对工作人员的人口摸底统计显得不耐烦。“你办居住证了吗?”“没有,不想办。”“办了居住证,在生活方面可以享受本地居民的待遇。”“哦,是吗?”王师傅的态度逐渐缓和下来,随即办了流动人口登记。

  一晃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刚从一户居民家中走出,蒋燕指着一件晒着小孩衣服的人家说,谁家又添丁了,我们要做好记录。蒋燕说,像这样的居民家中日常生活情况调查,对开展社区工作十分必要,新来的同志得经常做。

  下午2点半,记者又来到皖纸社区,办公大厅里,工作人员胡跃东正录入残疾人信息电子表格,盛淮建在整理退休工人管理与服务台账,季银华在梳理早上调查的信息,党支部书记贾怀美、社居委主任薛传华正处理计生方面的事情,蒋燕在向居民解释着社保政策。

  走出皖纸社区,已经是下午5点半了。一天的耳闻目睹,记者深切感受到社区工作人员真是不容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