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群众路线我们并不陌生,概括起来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人民长期斗争实践中总结出的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和优良革命传统。
纵观历史,群众路线最早的历史渊源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民本思想”。为了继承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党的群众路线都作出了富有创新的论述,其宗旨是为民生、顺民意、得民心。
众所周知,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三大法宝”之一,是党加强同各方面联系、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市委统战部开展了一系列支援新农村建设的活动,如送医下乡、对口支教、农业技术讲座、爱心捐赠等,共发放宣传手册600多份,走访困难群众80多户,为群众办实事100多件,受到基层群众的广泛赞誉。
作为一名统战工作者,十余年来,我经常与基层打交道,有一件事最让我刻骨铭心:那是2012年,时已入冬,寒气袭人,有一名叫张振德的黄埔老人,因种种原因与组织离散多年,我一直在寻找他的踪迹,经过多方努力,从他的一个远方亲戚那里略知其模糊住址。我按图索骥来到凤台县张集乡,再三打听,老人住在塘沿村,又经一番寻问,终于找到他家。竟发现90多岁的张振德老人已卧床不起。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70多岁,无业。小儿子残疾、生活不能自理。还有一个收养的孙女上初中。一家四口经济仅靠大儿子260元失地保险金来维持,生活极端困窘。我收集完老人家所有资料,第二天向省黄埔同学会反映情况,为这位老人争取到补助金2000元、慰问金1000元、每年4120元生活困难补助费和一些营养品。张振德老人的儿子接过补助金时,感动得泪流满面,这情景让我震撼。这件事让我明白党的政策在贯彻执行中还存在盲区,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啊!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生当逢时,要继承革命传统,敢于担当,敢于负责,乐于奉献,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送到老百姓的心坎里。
(方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