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有序展开。相对中央和省级机关,地市以下应视为基层。在基层,党的群众路线是必须坚持的事关“主义”的理论问题,更是应当解决的事关“操作”的实践问题。在这个层面工作的广大党员干部,直接面对群众,每天与群众打交道,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操作工”,职守着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最后一公里”。我们认为,在基层工作的党员干部,操作落实好党的群众路线,需要把握以下五个方面:
一、站稳坚定的群众立场
坚定的群众立场是坚持群众路线的基石。一要心系群众。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要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摆正自己位置,甘做人民公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二要代表群众。我们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党,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员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要像焦裕禄那样“心里装着全体人民”,把代表群众利益、实现群众利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要回应群众。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要及时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断改善民生,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下功夫。
二、胸怀深厚的群众感情
只有拥有真挚而深厚的群众感情,才能形成为民利民的自觉自愿。一要感恩群众。陈毅同志曾诗云“想到衣食住,若无人民岂能活?”。党员干部当“饮水思源”,常怀感恩之心,保持赤子之情,牢记“百姓才是衣食父母”,永葆与群众的血肉联系、鱼水深情,明白是群众养育了我们的党,成就了党的光辉事业,给予了我们干事创业的舞台。二要服务群众。在任何时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不能丢。早在苏区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就要真心诚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活和生产问题。现在,我们党长期执政,党员干部处于领导管理地位,我们比任何时候都应该践行群众路线,要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牵挂群众的安危冷暖,关心群众的喜怒哀乐,切实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三要敬畏群众。权为民所授。无数历史事实证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无论什么时候、处于什么位置,党员干部都要以敬畏之心对待群众、对待手中的权力。
三、保持良好的群众形象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党员干部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自己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对存在于部分党员干部身上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脱离群众的“四风”问题,要通过“真洗澡”、“真治病”,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从而端正思想、匡正行为、转变作风。一要勤政为民。“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员干部要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保持工作热情和激情。为官一任、造福一地、安定一方,甘当铺路石、甘为他人梯,多考虑群众的长远福祉、少考虑个人眼前的利益得失。只要是对群众有利的事情,看准了就要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久久为功,“敢教日月换新天”。二要公道正派。“民不畏吾威,而畏吾公”。党员干部要讲政治,讲正气,自觉规范自身的言行、约束手中的权力,注意发扬民主,倾听各方意见,按规矩办事。在解决问题特别是选人用人时,要心无私念,阳光操作,秉公处理;化解群众矛盾时,要从多方面、多方位思考,力求寻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以理服人,让群众信得过。三要廉洁自律。“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党员干部要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管住自己的手,拒收不义之财;管住自己的嘴,拒绝白吃白抽;管住自己的腿,不进是非之地。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要坚守高尚的操守和情怀,保持头脑清醒,意志坚定,挡得住诱惑,熬得住艰苦,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时刻保持对腐败行为、心理的高度警觉,绝不能以权谋私、贪污腐败。
四、善做扎实的群众工作
群众工作是基层党员干部的基础功课。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实践,开阔眼界心胸,练就实际本领,善于协商沟通,善于调查研究,善于驾驭复杂局面,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在人民群众中生根开花,与群众打成一片。一要务求深入。抓好“基层一线”这个群众工作的重点,俯下身子接“地气”,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群众中去、到一线去;抓好“矛盾纠纷”这个群众工作的难点,勇于到问题突出、矛盾比较集中的地方去,不怕被问题“粘”上,不怕给自己增添麻烦,妥善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用好“互联网”这个亮点,多在网上与群众互动,在虚拟环境中,拉近与群众的现实距离。二要务求细致。要讲究工作方法,慎重处理个案,“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区别对待,学会用说服教育、耐心疏导的办法,注意宽严相济,力戒简单粗暴,慎用强制手段。三要务求实效。群众是最实在的,我们要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部署,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不做不切实际的事情;不要无视民意作决策、不顾民怨搞建设,也不能重承诺、轻兑现,要真心实意地把群众的事情办好,不一味追求“政绩形象”,杜绝“豆腐渣工程”。
五、接受严格的群众监督
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限制党员干部手中的“自由裁量权”,维护公平正义,就要接受来自群众的严格监督,这是与时俱进践行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一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改革原有相对封闭的权力运行模式,清理权力清单,透明权力运行。党员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必须及时转变观念,端正思想,敢于面对群众,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对群众的监督要认真回应,不能置之不理、故意刁难,更不能打击报复,保护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二要便于群众开展监督。建立信息公开平台,加强群众监督制度建设,扩大群众知情范围,凡是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事,特别是事关上项目、建工程、搞搬迁等重大决策,涉及人、财、物使用等重大事项以及党风廉政建设情况都应该公开,方便群众监督。总结完善“决策公示”、“一事一议”、“监督热线”、“民主评议”、“听证质询”等群众监督方式,进一步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营造群众参与监督的宽松环境。三要善于处理群众信访投诉。信访投诉一直是群众意见和民情民意表达反映的重要途径,也是群众监督的重要形式。对待群众的诉求和意见多做换位思考,多一些反思和自省,少一些抱怨和推脱。一方面重视信访投诉问题的调查处理,对群众合理的诉求及时予以解决,对无法解决的诉求认真予以说明解释。另一方面,重视信访处理意见的运用,根据信访和调查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整改,使群众监督意见落实见效。
总之,上述五个方面,可以说是基层党员干部操作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路径。按照这个路径,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肩负使命,恪守职责,阔步向前,党的群众路线一定会成为基层的生动实践,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就将牢不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