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雁秋
在当前商务转型发展的关键期,要坚守好群众路线这个“传家宝”,其关键就是要真正做好“进”、“访”、“送”、“干”这四篇文章。
一是坚持真“进”,使商务党群干群走得更近。真“进”,就是真正走进基层商务部门,走进园区、企业,走进市场、商户。唯有真“进”,才能让党员、干部多接地气、多充电,才能激发基层商务干部群众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才能在提升招商引资层次和水平、支持合淮一体化、推进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企业“走出去”等一系列事关商务经济乃至全市经济发展升级的重大问题上,一呼百应,党群同心、干群同力。
二是坚持真“访”,使基层商务实情胸中有底。真“访”,就要真正做到访民情、访民意、访民忧。唯有真“访”,才能真正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方能知得失、知冷暖、知虚实,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基层商务发展的重点难点才能查摆到议事台面上,基层干部群众的经验做法才能进入推广实践中,群策群力共同打造淮南商务经济升级版。
三是坚持真“送”,使商务主体后劲更足。真“送”,就要真正做到送帮扶、送政策、送服务。继续完善每位局领导包保重点企业服务机制,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重大政策送到位,壮大各类商务发展主体,破除发展瓶颈,释放发展潜力,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全力构建既有铺天盖地规模优势又有顶天立地骨干支撑的市场主体发展格局。
四是坚持真“干”,使商务发展提速增效。只有真“干”,有效解决好关系企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才能真正把活动成果转化为推动商务转型发展的具体行动。一是畅流通,促消费,惠民生,千方百计扩内需。加快建设特色商业街和商品品牌大市场,着力打造城市商业集聚圈、15分钟便民消费圈。二是强促进,壮主体,调结构,千方百计稳外需。精心组织企业参加华交会、高交会等境内外展会,加快中化三建等对外承包企业“走出去”步伐。三是抓项目,搭平台,重实效,千方百计引外资。高水平参加境内外重大活动,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认真做好信访稳定、安全生产、国企改革等工作,确保商务大局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