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昶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体育工作为民,就是体育工作要更好地面向农村和社区、面向广大群众,了解人民群众最迫切的体育需求,从群众中汲取体育发展改革的智慧,在群众中检验体育发展改革的成果,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体育公共服务。
科学谋划,确立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目标。《淮南市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根据淮南体育资源和市场需求,拟将重点在全市打造一座体育商城,在全省创办一所规范的体育运动学校,在全国建设一个一流的奥林匹克公园(简称)。通过打造一座体育商城,拉动淮南体育产业的引擎,逐步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体育企业和企业集团。创办一所规范的体育运动学校,抓好青少年业余训练和训练网络建设,建成比较完善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我市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建设一个一流的奥林匹克公园,完善全民健身硬件建设,增强体育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全民健身科学化发展。
树立“五争目标”,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发展。为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实现体育事业跨越发展,市体育局结合《淮南市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提出“五争”战略。群众体育争人口。积极推行《普通人群锻炼标准》、《全民健身计划》,基本形成政府与社会共同兴办的全民健身活动机制,全面提高我市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竞技体育争人才。办好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加强对教练员队伍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培训力度,在全市现有的9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特色项目学校里,着力发展一批精品项目。体育产业争效益。鼓励和倡导社会各界多形式、多渠道兴办体育产业,平均每年经营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努力使体育产业成为全市第三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体育场馆争一流。加大场地设施建设力度,全市城乡普遍建有能够满足群众健身活动需要的体育设施,完成全市乡镇文化体育站建设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的建设任务。体育队伍争素质。积极创建学习型、研究型、服务型、廉洁型体育精兵队伍,提高体育行政人员和教练员的素质,为建设体育强市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
脚踏实地,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壮大。市体育局要本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结合市场、经济环境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想方设法,多渠道、多方式引进或举办各种类型的大型体育赛事、文艺表演、商贸会展等活动,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做好龙头产业的发展,就是做好体彩发展文章,在现行体制基础上,将市场营销权、用人自主权、经费使用权和对辖区体育彩票销售管理工作负责的“三权一责”下放,以适应新时期体育彩票事业发展需要。做好有形资产的开发,主要是在确保市本级体育场馆体育功能的前提下,抓好场馆租赁、场馆自主经营、合资经营、抓好体育培训、竞赛表演以及会展经营。同时做好无形资产诸如广告、体育旅游的开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