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是时代发展之魂。兰考是焦裕禄精神的发祥地,凤台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安徽省委命名的“焦裕禄式的好干部”郭新吉故事的发生地。焦裕禄、郭新吉均工作在“异乡”,可党性没有“异乡”之别、区域之分。焦裕禄精神,只有“遍地开花”,才能闪耀出时代的光芒。郭新吉是“安徽的焦裕禄”、“凤台的焦裕禄”。学习“身边的焦裕禄”,是对焦裕禄精神的“接地气”,是对焦裕禄精神的“具象化”,有助于增强认同感、亲切感。从这一点看,学习“身边的焦裕禄”,对拉升标杆、锤炼党性至关重要。
倾情为民,甘当“孺子牛”。人民创造历史有原动力,践行群众路线正是对人民之需的回应。“政绩之本,在于为民”。只有“为民”,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郭新吉“把根深深扎在群众中”,越是边远、贫困的乡村,他越爱去,而且尽可能选择徒步而不是坐车下乡。每次下乡,总是便饭从简或带上水壶和干馍,从不给乡村干部和农民添麻烦。这种情怀延续成传递民心的“口碑”。民心是执政之基。只有甘当“孺子牛”,排除各种诱惑和干扰,才好架起“连心桥”;只有倾情为民,切实解决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问题,才能真正赢得民心、筑牢“根基”。
注重务实,甘作“试金石”。务实是“成事”之要,“三严三实”是其题中之意。郭新吉跑遍凤台的山、水、岗、洼,找准“水灾”症结,绘制出“岗洼结合,排灌结合,旱涝兼治,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蓝图,历届“县官”接力干,一举改变治水格局。这既要把握实际,又要讲究科学。验证“金点子”,需要“试金石”。新起点,需要新研判、新谋划。要做到务实,必须善于调查研究,听真话,出实招,勇于担当;必须履职尽责,不参杂任何侥幸因素,办实事、求实效,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严守清廉,常用“清醒剂”。公生明,廉生威。早在1978年,郭新吉就给自己约法三章:不以权谋私;不损公肥私,假公济私;不收受贿赂礼品。有人以他的家庭困难为由,给他的老伴安排干个临时工,他以“老伴不识字,不够条件”予以拒绝。他寄家信面对公家现成的邮票,却一张不拿,坚持自掏腰包买邮票。他的小儿子回家,尽管小车有空位,也不准顺便搭“公车”。他就是这样严以律己,带头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学习郭新吉,要常用“清醒剂”,自觉改造世界观、人生观;要校正“方向盘”,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做廉洁奉公的典范。
坚定信念,勇当“主心骨”,信仰不牢,地动山摇。岗位可变、职位可变,党性不能变。郭新吉离休后,有人请他当顾问之类的“官”,并表示“不会亏待”,他一律拒绝。可只要党和人民需要,他总是主动请缨,从不讲得失。借钱示范养鱼,赚的钱全部捐给小学,至今传为佳话。他认为,“人离休了,思想不能离休”。学习郭新吉,要坚定信念,锤炼党性,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坚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敢当“主心骨”,让党性更加闪光。
典型是时代的“注脚”。“为民、务实、清廉”,诠释着信仰的力量。50年前,兰考孕育了焦裕禄精神;50年后,无数个“身边的焦裕禄”正茁壮成长。我坚信,只要每个党员时刻不忘锤炼党性,学典型、比典型,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争当亲民新标杆,定会把党的事业不断发扬光大。
(李大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