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在全省首创对村级党组织量化考评,向“软懒散冷虚乱”开刀,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淮南市村党组织量化考评指标分为“党的建设、经济发展、社会事业、日常管理”4大类共21小项;由组织评价和群众测评组成,分别赋予不同分值,满分为100分。组织评价由乡镇负责实施,根据日常工作完成表现,对各村进行打分考评;群众测评由考核组随机抽取党员群众,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采取召开会议、个别谈话、入户走访、电话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根据量化考评得分情况,该市对量化考评结果进行排名,及时公布。把考评结果作为表彰奖励、绩效补贴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90分以上的授予年度“五个好”村党组织称号;对连续2次获得县级及以上“五个好”的村党组织书记给予表彰奖励,表现突出的可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对考评“较差”的村,安排相关部门与其结对,促其提升。“实行量化考评、用看得见的尺子考量,干得好坏一目了然,再跟上相应的奖惩措施,犹如放进几条‘鲶鱼’,一下子激活了全市561个村‘一池塘鱼’。”淮南市委组织部负责人形象比喻。
(转载自《安徽日报》4月2日2版)
(通讯员 沈国冰 记者 孙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