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媒体看淮南 > 安徽商报:安徽省最年长红十字志愿者离世 终身行善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安徽商报:安徽省最年长红十字志愿者离世 终身行善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3/14 4:20:4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安徽商报 2014年3月14日

 


龚老太生前辅导港港练习英语口语


  淮南市93岁龚宗柔老太日前安详离世,老人终生行善美名远扬,她带领全家人捐献遗体,系我省最年长的红十字志愿者;她辅导当地孩子们功课30多年,不取一分一毫;她生前曾遭遇交通事故腿被轧断,却以德报怨义务照顾肇事司机的儿女多年。老人候选本月“中国好人”。
   沪上才女扎根淮南行善举
  龚宗柔老太早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教会学校,语、数、外、理、化、生样样皆精,直到去世前,老人的英语水平还让很多专业人士刮目相看,堪称“英语达人”。
  上世纪50年代初,新婚不久的龚宗柔随夫支援淮南建设,从此扎根淮南,兢兢业业工作,1979年退休后,老伴去世,儿女下岗,靠着微薄的退休工资生活,尽管生活十分艰难,她却拒绝社区为其办理低保。
  退休后的龚宗柔一直义务为当地的孩子们辅导功课,语、数、英一肩挑,一教就是30多年,直到91岁还在辅导孩子英语,有父母上夜班的孩子,她就留下一同吃住。教出的孩子有几百个,她从不收一分钱报酬,期间有学校、辅导班高薪聘请她,她也一一拒绝。
  以德报怨凝聚爱心大家庭
  司机刘富东说起老太至今感慨万千,2006年12月11日晚,他开小货车送货,不慎轧倒在路边休息的龚老太,当时老人已经87岁了,经诊断右腿严重挫伤两节骨折,而后来发生的事情让他非常意外。
  龚老太出院后,得知刘师傅夫妇从事水上运输常不在家,家庭经济拮据,两个孩子没人管,学习成绩不理想,她便把这两个孩子接到自己家中照顾,并辅导孩子学习。后来又了解到刘师傅夫妇资助了3个孤儿,老人也一并接到家中照顾,三个特殊家庭因为老人的爱心成了一家人。
  刘富东的儿子港港(化名)回忆,龚奶奶待他们就像自己的孙子孙女一样亲,但学习上对他要求很严,从小学到高中,奶奶一直辅导他的功课,“我们其实已经是一家人了”。
  无私奉献动员全家捐遗体
  龚老太有一儿一女,女儿离婚,儿子身体不好终生未娶,娘仨相依为命多年,早在2005年,龚老太就签下遗体捐献志愿书,成为我省最年长的志愿者,并获得中国红十字会终身荣誉志愿者勋章,此后她又动员女儿捐献遗体。
  今年2月25日,龚老太之子韦宁来到淮南市红十字会。韦宁说,母亲捐献了遗体,妹妹几年前也办好了捐献手续,现在母亲去世了,他也来捐献遗体,尽己所能奉献社会,同时也是为了完成母亲的遗愿。
  淮南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今年1月12日零时,刚刚离世的龚老太躺在床上,穿着一件旧衣服,就像睡着了一样安详,3名遗体接收人员和老人的两个子女共5人三鞠躬为她送行,连邻居都没打扰。老人的女儿说,母亲临终前嘱咐,不办丧事不惊动任何亲友。(通讯员 陈玉琴记者 方荣刚 文/摄)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