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媒体看淮南 > 安徽日报:感悟舜耕山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安徽日报:感悟舜耕山
【字体: 】 发布时间:2013/11/15 8:26:5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来源:安徽日报 11月15日 12版

■ 刘宏江

 

    几年前,参与到地方志书的编纂工作,经常需要实地考察走访,收集自然地理、历史人文方面的第一手资料,这给了我一次次走进舜耕山的机会。

    舜耕山,亦名“舜哥山”、“虞耕山”,位于淮河中游、新型能源城淮南市区之南,由大小三十多座山峰组成,是大别山东向延伸的一支余脉。传说是因上古贤君虞舜南巡,在此教人耕作而得名。所以,对这座山,我一直十分景仰,也十分神往。行政区划调整以前,舜耕山一直是淮南、长丰两地的天然分界线。山之阴,是淮南繁华喧嚣的闹市;山之阳,是长丰广袤无垠的乡村秀野。区划调整后,舜耕山就全部纳入淮南市的行政版图。而我,作为一个有着淮南籍贯、工作在长丰的“两栖”人,对舜耕山的这份深沉情感,却始终不曾有半点割舍。

    舜耕山,最高海拔不过216米,算不上高山,更说不上雄奇险峻。但山不在高,在于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每次乘车经过此处,透过车窗远眺绵延不绝、峰峰相连、林木茂盛的山岭,总是浮想联翩。

    从史料上看,舜耕山形成年代十分悠久,地质年龄约为一亿五千万年。据考证,远古时期,这里地势舒缓,有着大片茂密的原始森林,并有成群的古象、野鹿、虎等动物出没。由于地球的造山运动,地层断裂,森林翻覆地下,形成今天储量达数百亿吨的淮南大煤田。大地隆起,呈现出眼前这条逶迤起伏、绵延数十公里的褶皱山峦,可谓沧海桑田。我经常想,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从原始、蒙昧、茹毛饮血,一步一步走向文明,何其坎坷,又何其漫长。而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我们的先民又做出怎样艰难的跋涉和艰辛的探索。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