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日报 10月18日 B3版
■ 本报见习记者 柳文
淮南市八公山区的山王镇有3位“人民调解员”都是70多岁的退休干部,他们经常深入十里八乡,帮助群众解决疑难纠纷,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老娘舅”。
“老娘舅”充分发挥了老人的优势:有经验、有威望、有资源。利用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广泛的人际关系,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望。由他们出面调解纠纷群众乐于接受。他们在处理问题时也因为秉承公心,满怀热心,把群众的问题看成自己的问题,尽心尽力帮助群众解决问题,脚踏实地不求名利,从而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据了解,他们调解成功率连续3年达100%。
俗话说:做基层工作要“头冒汗、踏实干”。作为人民调解员,更要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想法,才能“对症下药”。在碰到情绪激动的群众时,由于他们能耐心倾听,并坚持和当事人拉家常、说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心平气和地理清思路,化解矛盾。说到底,他们把群众当作亲人 。“老娘舅”的这些做法值得称道,也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