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话语
“我们坚决做到该停的必须停到位,该罚的必须罚到位。”
“我们的原则是:执法不念亲情、不谈感情,只就事论事,只以安全为先。”
“煤矿安全监察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必须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井下,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对症下药,督促整改,容不得半点懈怠。”
工作经验
●对瓦斯隐患保持“零容忍”,坚持严格执法。
●加强瓦斯治理监察,推进小煤矿资源整合,加强建设项目监察,提升监察层次。
●下矿必下井,掌握最真实的情况,解决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坚持问计于民,了解矿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想法,从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
■本报记者 丁继民
淮南,是皖北平原上蕴藏着宝贵资源的一块土地,煤炭资源380亿吨,占全省的72%。然而,当地矿区开采条件复杂,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灾害俱全,地压、地温危害日益加重。尤其是瓦斯灾害,曾全国闻名。
据统计,1996年至2000年,共发生伤亡事故289起,死亡450人,平均每年58起、死亡90人。当地瓦斯储量高达6000亿立方米,煤层结构松软、透气性差,治理难度大。1991年至2000年10年间发生瓦斯爆炸事故9起,其中5起是重特大事故。
安徽煤矿安监局淮南监察分局自2000年成立以来,始终把瓦斯治理监察作为第一要务,完善瓦斯隐患排查治理监察制度,坚持科学规范执法。
多年来,淮南分局坚持“严、细、实”工作作风,积极解决影响辖区煤矿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辖区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得到明显好转。淮南摘掉了事故重灾区的帽子,成为国家瓦斯治理的“经验区”。2000年至2012年,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辖区煤炭产量由2000万吨增加到9200万吨,百万吨死亡率由4.01下降到0.09。2001年8月以来连续11年未发生瓦斯爆炸事故,2006年2月以来未发生重大事故,2010年以来未发生较大事故。
监察与服务,让院士称赞
淮南分局坚决贯彻执行《防突规定》及安徽省政府出台的区域性瓦斯治理各项规定,明确在淮南矿区区域瓦斯治理措施只有开采保护层和顶底板巷道掩护预抽“两条路”。区域治理不达标,不得与突出煤层的突出危险区“见面”;对瓦斯隐患保持“零容忍”,坚持严格执法。
淮南分局局长胡海军表示:“我们坚决做到该停的必须停到位,该罚的必须罚到位。”2009年以来,淮南分局通过监察执法共发现各类安全隐患9007处,其中瓦斯治理方面隐患3602处。因企业存在瓦斯治理方面的隐患,淮南分局责令122个采掘工作面停止作业,行政罚款1346万元。
“在监察执法方面,我们紧密地与为企业服务相结合,但对隐患整治从不手软。到煤矿监察,有时面对的是同学、朋友,因此,我们必须要过人情关,这是最难的一件事。但我们的原则是:执法不念亲情、不谈感情,只就事论事,只以安全为先。”胡海军表示。
“淮南矿业集团在瓦斯治理方面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安徽煤矿安监局及淮南分局的监察和督促。”中国工程院院士、淮南矿业集团副总经理袁亮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
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
“淮南分局不但监察与服务结合得不错,在创新执法如瓦斯治理、地方煤矿监察方面,也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安徽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这样评价。
淮南分局将瓦斯治理监察作为监察执法工作的重中之重,督促企业建立健全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一通三防”技术管理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强化技术源头管理;督促矿井严格落实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健全瓦斯治理“十六字”工作体系。
多年来,淮南矿区瓦斯治理工作取得很大进展,瓦斯事故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瓦斯超限次数大幅减少,并将一些先进的瓦斯治理方法推向全国,上升为行业标准。2005年、2011年,国家先后两次在淮南召开瓦斯治理现场会,瓦斯治理国家工程中心落户淮南。
在淮南分局的建议下,淮南市政府于2004年出台了《小煤矿资源整合规划》,将57个小煤矿整合成35个。2010年以来,淮南分局促进淮南市政府加强立法,对小煤矿实施分类指导,建立正常退出机制,小煤矿减少到2012年年底的23个。
针对部分建设项目存在的“三边”(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设计)及建设单位对施工方管理不到位现象,淮南分局提出建设项目安全管理“一井一制”,按照“三同时”要求,积极开展监察。
淮南分局提升监察层次,不断加大对企业决策层、管理层、技术层的监察力度,从管理源头消除事故隐患。
入基层、查实情、寻良策
“煤矿安全监察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必须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井下,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对症下药,督促整改,容不得半点懈怠。”胡海军表示,“多年来,分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思想,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积极解决影响辖区煤矿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
实行计划监察以来,淮南分局每月均超额完成月度监察执法计划,平均每月下矿监察不少于20矿次,坚持下矿必下井,掌握最真实的情况,解决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据了解,淮南分局在编21人,其中党员18人。在淮南分局历届领导班子的带动下,全体监察员养成了早上班、晚下班的习惯。多年来,淮南分局平均每人年加班30个工作日以上。
淮南分局坚持问计于民,全面深入探讨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的主要问题。下矿监察期间,通过参加煤矿安全例会、基层区队班前会,经常与企业基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一线职工交流,了解他们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想法,从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
多年来,正是从基层得到的启示中、从监察执法的实践中,淮南分局总结出了驻矿监察、解剖式监察、专业监察、精细化监察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监察执法方式方法。2011年至2012年,淮南分局在监察执法方面的创新成果共获安徽煤矿安监局创新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同时,淮南分局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被人保部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评为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先进集体,被国家煤矿安监局评为全国先进办事处。淮南分局内20人次被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授予“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先进个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