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区实施民生工程纪实
清晨,走进大通区洛河镇王庄村的活动场,一幅祥和欢乐的景象呈现眼前:村民们有的在跳健美操,有的在踢毽球,有的在练太极拳,喇叭里舒缓的健美操曲和远处爽朗的笑声不绝于耳。村民们高兴地说:“我们村的文化广场真是休闲娱乐的好地方,这里天天就跟过年一样热闹。”娱乐有场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实施使大通区老百姓深刻地体会到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
近年来,大通区委、区政府把民生工程作为全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民心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今年以来,大通区组织实施32项民生工程,其中省级26项,市级6项,截至目前,该区已累计拨付资金5573.26万元,占计划投资额的96.6%。
办大事,巩固民生之本。大通区委、区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投巨资、办大事,举全县之力大打一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下大力气解决群众行路难、上学难、吃水难等问题,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群众致富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积极构建城乡卫生服务体系,洛西、朝阳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建工程和田东社区卫生服务站改扩建工程已投入使用。1个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和13个留守儿童之家配套设施已到位,完成建设任务。上窑镇敬老院新建工程即将完工。全区新建的23个农家书屋实物配送已全部到位,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新增建设任务的21个村均修建了垃圾池,3条城镇小街小巷改造整治工程将于近日完工。
抓重点,夯实民生之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近年来,大通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夯实民生之基,有效地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个区认真落实各种惠农政策,以农业产业化为载体,引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今年以来,全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已超额完成水稻、小麦参保任务,奶牛保险、能繁母猪保险均实现应保尽保。该区通过培养、建设一批带头致富能人的“能人+农户”模式,培育能人带动农户发家致富机制。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已培训924人,农民工技能培训工程已培训236人,完成全年培训任务的134%。全区1080户城市低保户享受廉租房补贴。
顾全局,注重协调推进。就业是民生之本,保障是和谐之基。近年来,大通区委、区政府以群众满意为价值取向,高度关注民生,着力以统筹城乡就业、社保、医保为主线,不断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畅通劳动维权渠道,使民生工程真正施惠于民,让老百姓享受“业有所就、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基本保障,解除后顾之忧。为使群众享有良好的医疗条件,该区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区10.8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9.46万元,人均救助金额达3619.3万元;完成白内障患者手术57例,超额完成目标任务。落实全区城市442名、农村395名重度残疾人和城乡贫困精神残疾人救助资金58.72万元。加快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医疗救助135人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48.86万元。落实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截至8月底,全区保障对象为1830户4550人,月保障资金为48.55万元,打卡发放低保资金267.07万元,落实农村“五保户”前三季度供养资金113.06万元。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制度,确定奖扶对象169人,特扶对象28人,奖扶资金15.65万元。
(通讯员 宗承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