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推进民生工程 共创和谐社会 > 为农民撑起健康“保护伞”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织密防止添加剂滥用安全网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为农民撑起健康“保护伞”
【字体: 】 发布时间:2011/9/2 0:55:0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谢家集区加大新农合惠农力度亮点频闪

     “一人得病,几代受穷,做个阑尾炎,白耕一年田,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这些顺口溜曾是过去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真实写照。小病等、大病扛已成为农民们的一种习惯。而现在,走进谢家集区的乡间田野,听到的是“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区”、“有病及时查,患病不用怕”的喜悦之声。这一明显的变化得益于该区新农合工作的一步步推进,一步步完善。

      自2008年谢家集区实施新农合以来,农民参合率逐年稳步上升,各级财政补贴逐年增高,受益面逐年扩大,到今年6月底,该区参合农民受益人数达139052人(次),累计补偿医疗费用2886万元。特别是近年来,该区全面普及门诊统筹、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实施“异地结报”等措施,使这一惠民政策更加“普惠”。老百姓亲切地称赞新农合是“农民健康的保护伞”。

      全面普及门诊统筹——让新农合落地生根

      谢家集区扩大门诊统筹实施范围,结合区卫生服务一体化的进行,将符合定点条件的56个村卫生室全部纳入新农合定点,并对这些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部药品统一购销,实行零差率销售。农民可以持卡在村卫生室刷卡就医,极大地方便了新农合参合患者。该区农民每人每年交付30元的参合资金,就能在享受最高12万元住院补偿的同时,享受每年最高30元的门诊补偿。

      家住谢家集区孙庙乡老岗村的60岁村民陆敬兰,前几天有些头晕中暑,拿着新农合IC卡到村卫生室看病就医,治疗费用21块多钱,因为门诊统筹可补偿40%费用,她只支付了12块钱。像陆敬兰一样,老岗村的1800多名村民,只要参合的都可以在家门口的卫生室享受到门诊统筹补偿了。孙庙乡老岗村卫生室室长张良付医生介绍说,新农合IC卡是家庭共有的,家庭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共享全家人共有的新农合门诊补偿资金。49岁的村民李家杨,家里有6口人,全家人每年可以共享最高180元的门诊补偿资金。“我有高血压、糖尿病,平时在卫生室打针、买药,费用不少,现在能用卡报销,自己少花不少。而且卫生室的药比一般药房的药还便宜很多,真是又方便又实惠!”谈到新农合门诊统筹给他带来的好处,李家杨赞不绝口。

      加强监管注重考核——让新农合坚如磐石

      今年5月下旬,谢家集区农合管理中心组织临床专家组成督查组,对次均费用超标和补偿比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5家医院逐院进行督查,抽查了住院病例,查看病人住院就诊情况,特别对费用较高的病例进行认真剖析和检查。随后,对5家医院下发了督导整改表,详细列举了每家医院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建议,各家医院也都及时上交书面整改报告,表态要加强工作改进,合理控制次均费用,提高实际补偿比。6、7月份,这5家医院的费用都得到有效控制。

      真正把新农合基金每一分钱都用到农民看病上,是新农合赢得农民真心拥护、保持新农合制度活力的核心所在。为使每一分钱都能够用到参合农民身上,该区进一步加强监管,将定点医疗机构做好新农合工作情况纳入日常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考核结果与定点资格、协议签订等挂钩。并组织开展了督查与暗访,对费用高、上涨快、有群众举报的定点医疗机构,依法依规作出处理。该区农合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通过督查监管,进一步规范了医疗机构服务行为,切实减轻了参合农民的看病负担。

      异地就医回家报销——开通新农合 “漫游服务”

      谢家集区孤堆乡蔡圩村村民李锦付,在浙江平湖务工期间检查出患有肝硬化,先后在平湖新仓医院住院三次,花费了11149元。得益于谢家集区实施的“新农合”异地报销措施,李锦付回来报销了4006元。问他新农合政策好不好?他说:“咋不好哩,省下这么多钱。以前在平湖打工有了病也不敢去看,怕花钱太多,现在参加新农合,在平湖看病住院也能一样报销了,这真让我们吃了定心丸,再也不用为异地就医发愁了。”

      谢家集区农村人口在外务工的达3万余人,仅在浙江省嘉兴市平湖一带就多达7000余人,为了更加方便群众就医,该区因地制宜,探索了“异地报销”的新模式。2008年开始,选定浙江省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新仓镇中心卫生院,作为该区新农合协议医疗机构,要求这两家医院在诊疗项目和用药目录上遵守安徽省新农合的各项政策。在平湖务工的参合农民在这两家医院就诊后,凭发票、病历、用药清单等就可以回来报销,享受与在家定点医院就医的相同待遇。“离乡不离管,两地双落实,民生利百姓,农合惠万家”,这一惠民举措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记者 何婷婷)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