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集实验区大力推进2011年民生工程纪实
“实施农村新居建设工程就是好,如今,咱们老百姓不仅住上新房,而且完善了供水供电和排污设施,小区还建有医疗服务、公交站点等,生活真是太方便了!”毛集镇梁庵社区石秀永老人微笑着告诉记者。
科学发展,执政为民,《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2011年实施42项民生工程的通知》下发后,毛集实验区工委管委进一步理清思路,沉下身子,迈开步子,进村入户建立档案,把百姓情况装在心里,把群众困难解决在一线,真正把幸福家园建在百姓的心坎上。
关注民生 让“忧”的乐起来
“有毛集实验区的惠民政策,我们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不用愁啦!”家住焦岗湖镇臧巷村村民臧孝爱谈及该区的民生工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来,毛集实验区为切实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全区各级干部进百家门、建百家档、排百家忧,发放“干部群众联系卡”,为全区所有普通百姓建立“百姓档案”,全部实行微机分类和动态管理,做到农村低保“应保尽保”。
该区农村低保、五保供养、计生家庭奖励扶助、移民后期扶助、市级计生奖励,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等民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均做到严格程序,实行三级公示制,做到“六个统一”。截至目前,该区保障对象的补助款完成农村低保65.94万元,五保供养94.338万元。并已通过“一卡通”发放到每个保障对象的个人账户中。家电下乡1至4月份兑付率97.45%,销售量4317台,已补贴金额137.54万元。
改善民生 让“虚”的实起来
“有‘爱心妈妈’关心我们,端午节我们吃上了香喷喷的粽子。”日前,在焦岗湖镇留守儿童活动中心,11岁的留守儿童牛雅慧幸福地告诉记者。
近年来,毛集实验区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为重点,由退休教师、留守妇女和村女党员干部组成的“爱心妈妈”服务队,帮助孩子们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情感。
为切实改善民生,该区按照“三不放过”、“六大加强”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乡镇综合文化站、校舍安全、城市低收入家庭与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小街小巷整治、沉陷区居民搬迁等工程的实施,让“虚”的实起来。该区工委管委与各镇、区直有关单位签订民生工程目标责任书,要求各有关部门、各镇、村(居)委会切实把实施民生工程摆在首要位置,尤其对工程类重点项目,严格实行“十制”管理办法,做到建管并重,抓好抓实,抓出成效,确保“零缺陷”。
保障民生 让“弱”的强起来
“政策性农业保险让咱们没有后顾之忧,无论从事种植还是养殖都有信心!”在焦岗湖镇胡集村政策性农保参保现场,村民胡相平积极投保。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毛集实验区今年实施的36项民生工程中的一项,主要是由群众支付少额保费、政府大部分补贴,减少群众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增强农业抵御风险能力。截至目前,毛集实验区14.73万亩农作物全部完成投保,总金额32.71万元。
关注弱势群体是该区民生工程的一大重点。该区今年参保救助类项目还有新型农民合作医疗、传染病病人救治与救助、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城乡义务教育家庭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中职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等。
漫步在毛集实验区的大街小巷或社区农村,处处呈现出一派和谐稳定的美好景象:一项项民生工程建设有序推进,一个个民生保障制度陆续出台,一幅幅民生美好画卷展现眼前。在有限的财力下,毛集实验区为最困难的百姓解决最困难的事,为他们的天空划出了一道美丽的惠民彩虹。
(通讯员 徐瑞成 记者 刘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