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和贫困白内障患者接触,你很难理解,这群被人戏称为“睁眼瞎子”的内心痛苦,也很难体味他们重见光明后,那一串晶莹眼泪中所蕴含的幸福。有人说一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就是点亮一盏心灯;十名患者复明,就是打开一束光亮;千千万万个患者复明,便能汇聚起万丈光芒。而惠泽于此的正是民生工程之一的——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
(一)复明患者的心声是乐陶陶的“民心赞歌”
心声一:政府来了,恩人来了
晨晖下的鱼塘波光粼粼,金色的水面荡漾着一叶小船。一位老汉一边唱着歌,一边收拾着渔具,准备下塘捕鱼。
和记者一起来史院乡尹祠村采访的田家庵区残联工作人员说,老汉就是我们要找的尹家良,他也是我市自2008年开始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以来,享受该项目民生工程的第一批病人。
尹家良看见我们来了,立马把小船划了过来。
“哎呀,政府来了,恩人来了。”
这是什么称呼呀?看记者一脸诧异,随访的田家庵区残联工作人员笑着说:“老尹管在政府上班的人都叫政府,政府出钱把他的眼睛治好后,他每遇政府工作人员都叫恩人了。”
我说:“这点事也犯不上叫恩人呀!过了!”
尹家良听我这么说,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恩人一点不为过,俺老头子,不是政府和党的政策好,免费给俺治好眼睛,可能已经沉没在鱼塘里啦。”
坐在鱼塘边,听尹家良说起“恩人”的好。
一天清晨,尹家良起来后,发现朝霞鲜红的颜色突然暗淡了。中午时分,明晃晃的太阳照得他眼睛干涩难受,到了傍晚眼睛似乎又恢复了。
开始的时日,尹家良并没有太在意,他以为自己患了眼疾,买点眼药水点点就好了,可事情并不像他想象的简单,直到有一天他从船上失足掉进水里,他才明白眼睛“瞎”了。
失明的尹家良差点疯了,“俺要治好眼睛,俺怕黑。”
自从尹家良的眼睛失明之后,他不能再打鱼了,先前的一点积蓄也渐渐花光了。后来,尹家良请朋友带他去看医生,医生说要动手术,尹家良问需要多少钱,医生说大概要两千多元,尹家良全部家底加在一起也不过三四百呀。
就这样,尹家良每天坐在他的船上呆呆望着远方,他想象着绿莹莹的湖水,蓝湛湛的天空,红彤彤的太阳,可眼睛却望不见伸在面前的手指。
尹家良盼着,等着,等来党和政府的好政策。2008年我市正式把“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纳入全市18项民生工程。
当田区残联的工作人员找到尹家良,告诉他,政府准备出钱为他治眼睛时,他将信将疑。
尹家良说:“俺活了60多岁,第一次听说老百姓看病,政府掏钱的事。”
怀着忐忑的心情,尹家良走上手术台……拆绷带的那天,慢慢张开双眼,所有的色彩都清晰入眼,半晌尹家良都没说话……
尹家良说:“没有在黑暗中熬过,你就不知道光明和生命一样重要,是党和政府救了我的命。”
心声二:恩重如山,好好生活
他叫肖志利,今年59岁,田家庵区舜耕镇青丰村人,是今年我市完成白内障复明工程任务的最后一批病人。
见到肖志利时,他刚动过手术不久。我问他,你复明后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他说:“我要做两件事情,一是亲手做面锦旗送给党和政府,二是帮俺老伴做顿可口的饭。”
肖志利说政府出钱给他治好了眼睛是他的再生父母,而老伴这么多年在贫困的岁月里对他不离不弃,能看见东西了,一定要多帮帮老伴。
4年前,家境贫困的他患上白内障失明了。那段日子,肖志利想不开,害得老伴整天陪着他寸步不离,田地也快荒了。
在老伴的多次劝说和悉心照顾下,肖志利才有了生活的勇气。
每天,老伴下田做农活前,都是先把肖志利安排好。可肖志利总想替老伴分担一点,于是快到中午时,他就摸索着进到灶房,本打算烧点水、做点饭菜等老伴收工回来吃,结果自己跌伤了,还差点把房子给烧了。
老伴回到家中,看到此情此景,抱着肖志利一边骂一边哭。老伴知道肖志利是心疼她,怕她累坏了,想帮她做点事。“老肖啊,你就不要再折腾了,你要是把这两间房子给烧了,俺们就连个窝都没了。摔个好歹可怎么办呀!”
今年当地政府把肖志利列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救助对象,通知肖志利时,他激动得号啕大哭,说是党和政府给了他重新生活下去的勇气,他要好好地活着。
(二)荣誉称号的背后是沉甸甸的“民生情怀”
“复明工程”,撒播光明与希望的种子,收获烂漫与温馨的香花:2010年,国务院全国残疾人康复办公室授予我市田家庵区首批“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荣誉称号。同年,田家庵区还被省残联、民政厅、卫生厅授予省级“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区”光荣称号。铸就这荣誉的是努力、是责任、更是民心。民生连着民心,民生温暖民心,民生赢得民心。
2008年,我市首次将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纳入全市民生工程,三年来,我市扎实推进,严格落实。健全组织体系,成立了市、县(区)白内障复明工程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和协调;健全制度体系,印发了《淮南市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实施办法》和《淮南市贫困白内障复明工程考核办法》;健全操作体系,切实做好病员的摸排筛查工作,并考查确定市一院、卫校附院等具备手术资格医院,组织眼科专家、护理人员依照《安徽省白内障复明手术操作规范及质量控制标准》进行手术;健全监管体系,始终把民生工程资金摆在突出位置,实施重点保障,提前垫付项目启动资金,并实行资金拨付“绿色通道”。实现了手术速度和质量居全省残联系统前列。据统计,自2008年以来,我市已为2135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免费手术,手术成功率达100%,复明率100%,群众满意率100%。从而,复明工程成了真正的“满意工程、民心工程”。
“2011年我市计划完成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500例,截至目前已完成505例,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同时截至目前,全市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累计投入各级资金达161.3万元。这项民生工程不仅帮助患者摆脱痛苦,迎来光明,使他们重树信心,走向新生活,同时也增进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市财政局民生办的负责同志欣悦不已地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