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推进民生工程 共创和谐社会 > 至爱无声 “凤”栖新巢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织密防止添加剂滥用安全网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至爱无声 “凤”栖新巢
【字体: 】 发布时间:2011/8/3 0:16:1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省级民生工程凤台县社会(儿童)福利中心启用纪实

  乔迁之喜,对一群孤残儿童来说,意味着叩开了一扇充满欢乐的大门。凤台县社会(儿童)福利中心于7月6日正式启用。入住新家已有20来天了,孩子们仍沉醉在幸福之中。

  新家的容貌,真好!四层楼房,建筑面积2344平方米。矗立在凤凰镇高山社区的县社会(儿童)福利中心,新颖,美观,用这样的词来赞美一点也不为过。

  新家的感觉,真棒!宿舍、厨房、餐厅、配奶室、消毒室、娱乐室、医疗室、康复室,功能齐全,设施完备。

  凤小花、凤小凤、凤小平、凤小敏……这些孤残儿童,都有一个共同的姓——“凤”。温馨的姓,感恩的姓,真实也凝聚着一方水土对这些娃娃的责任。据披露,这个中心现在收养孤残儿童58人,绝大多数都是残疾儿童,最小的只有一个多月。

  “凤”栖新巢,欢欢喜喜。登新楼,逛新房,孩子们的高兴劲儿一直没消退。

  一切的一切,都是齐崭新的。床、被,还有许多家具,都是重新配备的。娃娃喜爱的玩具,又来了不少。食堂的饭菜,也十分可口。

  “变化,太大了!”岳琳院长对记者说,“现在场地太大了,占地15亩”。

  据悉,过去的县福利院位于县城的古城大市场,只有14间平房。虽然经过修缮,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仍显得住房拥挤、简陋,设施陈旧,环境嘈杂。

  搬新家了,犹如踏入一个新的天地。凤冬宝、凤夏华,都是十五岁以上的大孩子,在这儿的起居室,都是一人一间,十分宽敞。屋内有专供学习用的课桌椅,还有独用的卫生间呢。

  筑新巢,喜盈门。这座新型的凤台县社会(儿童)福利中心,属于2010年省级民生工程,由省民政厅统一设计,于2010年9月正式动工,当年年底主体工程竣工,今年6月全部完工。现在,共有60张床位。记者在市民政局获悉,这是目前全市入列省级民生工程的唯一的儿童福利中心项目。

  因为天气炎热原因,该中心院内的广场建设相应延迟,花木还没栽植。按照规划,这个广场非常漂亮,将安置儿童户外娱乐设施。

  新巢筑起,则面临着一个新的开始。凤台县民政局副局长李娜告诉记者:“要完善各项设施,制定安全制度、卫生制度、护理制度、财务制度,重心就是加强管理。”

  这个中心,新进了3名护理人员。下一步,还要专门培训护理员;聘请有心理辅导资格的教师;为每个孤残儿童建立档案,输入微机管理;建立医疗室,安排医生值班;安排定点医院为孩子进行必要的康复治疗。

  温暖的事儿,接踵而至。7月27日,该中心邀请中医院10多位医护人员为孤残儿童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

记者 胡金陵)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