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以来,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在州来大地上顺利实施,民生项目如繁星闪烁点亮着城乡每一个角落。凤台的民生工程项目由2007年的12项增加到2010年的49项,民生财政投入由2007年的0.8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4.1亿元。2011年共实施50项民生工程,投入资金将达到5.61亿元。
凤台民生工程的成功实施得益于一系列独出机杼的推进措施,完善的配套政策,共研究制定60多个配套文件;着力健全体制机制,建立健全18项规章制度;着力创新工程实施,调整完善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在全省首创城镇居民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和报销制度;率先建立新农合“异地就医结报”新机制;制定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乡镇文化站及农家书屋长效管理的政策措施。
凤台县实施民生工程既高屋建瓴,又具体入微,实施范围非常广泛,2010年在实施省市级42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又增加实施全面免除农村一级排灌水费等7项县级民生工程,把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作为该县最大的民生问题,予以推进,完善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清洁乡村、美化家园”示范工程,实施村镇生活污水生态处理工程,大力推进城乡环保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随着凤台经济的快速发展,凤台用于民生工程的资金得到有力保障,做到“三优一强”:优先安排,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做到民生工程配套资金优先足额安排,对新增项目和提标扩面项目提前预留;优先拨付,建立了民生工程资金拨付“绿色通道”和应急预拨机制,保证工程早启动、早实施;优先配套,在确保规定配套资金前提下,对每个村卫生室再增加投入3万元,对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提标补助资金120万元,对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按每公里安排1万元养护费用,对农村饮水安全和敬老院安排专项管护和运转费用,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合理养护,高效使用;强化监管,对发放和补助类资金严格执行阳光操作办法,对工程建设资金严格实行专户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勤于调度和严格督查是民生工程实施的有力保障。2010年县民生办共召开8次民生工程联络员会议,坚持序时调度和纵横协调,规范日常管理;督查实行目标管理、政务督查、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五位一体”的民生工程督查机制,领导带头狠抓督查,建立了民生工程县级领导定期督查机制,县领导先后10余次深入基层,现场督查协调,此外,多方参与强化监督,县考核办、县民生办牵头开展全县性综合督查。
民生工程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2011年全县实施50项民生工程,资金投入总规模5.61亿万元,其中县本级需配套资金2.1亿元,已在年初财政预算中予以足额安排,确保民生资金配套不留缺口。截至目前已拨付到位资金35928万元,占资金投入总规模的64%,其中县本级配套资金拨付到位15395万元,占县应配套资金的74%。增加更多财政投入,将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纳入县级民生工程,继续实施农村危桥重建、免除一级排灌水费、新农保和城区供水管网建设等4项民生工程,将村级泵站更新改造、农村公路“村村通”延伸项目、农村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教师周转房建设4项工程列入2011年县级民生工程,认真组织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