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首页 > 推进民生工程 共创和谐社会 > 我市“特别救助”惠及近万贫困重度残疾人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我市“特别救助”惠及近万贫困重度残疾人
【字体: 】 发布时间:2011/4/19 0:41:1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建立保障机制 实现应助尽助

      “每月除了国家低保,还能领到50元的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金,这些钱能够帮我解决生活上的困难。”4月15日上午,田家庵区淮滨街道的重度残疾人张琳琳说起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金,话语间显得十分欣慰。据了解,截止到2010年底,我市已经有9827名像张琳琳一样的贫困重度残疾人,领到了政府发放的生活救助金。

      2009年,我市首次把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纳入35项民生工程,以保障贫困重度残疾人基本生活权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据淮南市残联有关同志介绍,为了把这项民生工程办好、办实,市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市残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制定出台了《淮南市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实施细则》,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团结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该项民生工程实施的第一年,全市各级残联组织人力物力,通过媒体宣传、下发宣传单、紧急通知等方式,先后对淮南市的贫困重度残疾人进行了两次筛查,共有9423人享受贫困重度残疾人特别救助(其中城镇每人每月50元,农村每人每月30元)。

      “贫困重度残疾人是最需要社会关爱的群体,由于身体上的缺陷,靠自身努力改善生活的难度较大,贫困重度残疾人特别救助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面临的生活难题,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这一弱势群体的关爱。市残联工作人员说,2010年,我市对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民生工程资金救助标准进行了调整,消除了城乡差异,贫困重度残疾人且纳入低保的,城乡每人每月均救助50元。2010年打卡发放救助资金4766040元,救助贫困重度残疾人9827人。

      根据省实施办法和市实施细则的规定和要求,我市坚持低保重度、应助尽助的原则,对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对象,实行动态管理,随低保对象的调整适时调整。各级残联下乡进村入户,发挥村组、社区作用,利用低保发放、第二代残疾人证核发信息等时机,开展拉网式调查摸底,对低保人员和家庭逐户逐人摸查登记,并发放申请申报贫困救助文件,让群众明白条件、明白程序、明白精神,努力提高政策知晓率。确保“村(居)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达到不重、不错、不漏的要求。“经过村(社区)、乡镇(街道)、县区残联‘三级审核’、‘三榜公示’,然后确定了具体救助对象。”  淮南市残联负责人介绍说,整个过程严格按照政策、程序审批,主动接受群众、社会及舆论监督,阳光操作,确保每个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人都能充分享受到党的温暖。

      低保金涨了、专项救助多了,区残联还招我做义工,有了自己的一份工作,每天都生活的很充实……言谈中,张琳琳感激地话语中也透露出自信。

     “扶起精神来,才算扶起一个人。”市残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生活特别救助金不但缓解了贫困重度残疾人的生活困难,而且增强了他们开创美好生活的信心。

      政策链接:贫困重度残疾人,是指我市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并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残疾人。申请贫困救助的残疾人须持“三证一本一卡”(身份证、残疾人证、低保证、户口本、个人银行卡)到户籍所在村(居)委会提出申请,由村(居)进行初审后,先后报乡镇(街道)、县(区)、市残联审核、审批和复审,并在村(居)、乡镇(街道)、县(区)三榜公示。经层层审核,符合政策规定的贫困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可享受救助资金50元。

(记者 李东华)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