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围绕“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改革主线,我市首创“两委托两跟进一托底”模式的农业生产“大托管”改革,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大托管”:托稳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集体增益
日前,记者在寿县安丰镇谷贝村了解到,该村土地托管面积达到6873亩,占可耕地面积的63.05%;有农业生产“大托管”经营主体9家,“大托管”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近40万元,带动参与托管农户户均增收6600元,经营主体每亩增收200元以上。
在凤台县古店乡前刘村,安徽省农垦集团东风湖农场有限公司在该村率先开展“垦地合作”,托管土地407.54亩,亩保底收益800元,支付2023年度分红16.77万元,村集体将分红资金全部给与托管农户,农户亩均收益达到1211.49元。
“大托管”是如何托稳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集体增益的呢?
2019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以“两委托两跟进一托底”为主的农业生产“大托管”模式,引导农户将土地“委托”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再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将土地“委托”给农业生产服务主体生产经营,同时协调生产要素、社会化服务“跟进”,引入保险“托底”,推动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农业托管看安徽,安徽托管看淮南。”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现有耕地面积498万亩,行政村827个,常年粮食种植面积夏秋两季在790万亩左右。“大托管”改革从2019年的凤台县3个村、8000亩耕地试点,到2024年全市春季小麦“大托管”覆盖665个村、全程托管面积达182.6万亩、参与服务主体1985个,夏季水稻覆盖665个村、全程托管面积达186万亩,“大托管”改革的推进力度持续加大,呈现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大托管”改革先后入选2021年度“中国改革二十大案例”“安徽省十大改革案例”、2022年“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2023年全国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项目”,经验做法获中央改革办、农业农村部推介。
“我家的耕地全托管了,从种到收,都不用我操心了,收益还有保障。”凤台县杨村镇店集村村民苏光提到土地托管兴奋不已。
“土地托管作为一种新型的经营模式,通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把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式的农业生产变为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适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凤台县瑞耕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2021年合作社与村集体签订土地“大托管”服务面积1100亩,当年机械化连片生产服务对比小农户自营每亩年降低成本130元左右,集中统一购置农业生产资料对比小农户自营每亩年节约成本140元左右。
“在近5年的改革实践中,‘大托管’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耕地不撂荒、利用效率高,粮食产量高、亩均效益好,农民少操心、托管能增收,企业有利润、多方能共赢,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享受到了农业生产‘大托管’带来的改革红利。”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同志表示,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牢记嘱托,继续深化“大托管”改革,进一步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围绕“扩面、提质、增效、延伸、保障”五个关键点,积极打造“大托管”改革升级版。(记者 苏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