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淮南历史文化撷英征文(第八季) > 寿州名胜多佳联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寿州名胜多佳联
【字体: 】 发布时间:2024/6/18 8:50:3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钟鼓锵锵,淮水汤汤。楚风汉韵,源远流长。寿县古称寿春、寿阳、寿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千年古县、文藻之乡。境内古迹名胜星罗棋布,文物宝藏遍布城乡,为寿县赢得了“地下博物馆”的美誉。特别是周长7147米古城墙环抱的古城,虽然只有3.65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却别有洞天。有国家级保护单位3处,省级保护单位4处,市级保护单位10余处,还有众多的文物点、古民居被挂牌保护。特别为人称道的是,大多名胜古迹上,都有用语精当、书体各异的楹联,它们或镌在古迹之上,或刊于亭台立柱,或刻入门楣两边,步入其中,仿佛走进楹联博物馆,让人叹为观止。真可谓城因古闻名,联为城增辉。

从棋盘式布局的古城十字街向东400米左右,有一个坐北朝南的古衙门,圆形的门楣上方有民国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张树侯先生题写的“古寿春”三个阴刻篆字。从圆门向北200米左右,寿州州署后院有一处高台,就是熙春台,为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知州黎士毅“因水台旧址改筑”,时“高可五丈”,意在“俯视城中”,时时“见百姓如在几席耳”。台落成后,黎士毅之兄黎士宏作《熙春台记》。道光二十七年,知州饶元英在台上增建四角攒尖凉亭。熙春台平面呈方形,为青石砌成,台高3米,边长11.3米,东侧设台阶,其上有石、木结构的四角攒尖顶亭,四角各一根方形石柱,上有黎士宏、饶元英等人的阴刻篆书联“霞布星罗,天开寿域;花明麦秀,人乐春台”,这副对联用典,“寿域”典出《汉书·王贡两龚鲍列传·王吉》,是指人人得尽天年的太平盛世。“春台”典出《老子·道德经二十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意思。对联嵌“寿春”二字,这也是当地人喜欢引用这副对联的原因。

从古县衙出来,径直穿过箭道巷向东,就到了报恩寺。这座始建于唐代的千年古刹,旧名崇教禅院,相传为唐玄奘封赐所建,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有三进院落。从宋代地宫遗址进入二佛殿,门的两侧有阴刻的对联:缘因上乘千年果 本耐悉青万古春。报恩寺大殿联语云: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纵大,难容不善之人。弥勒佛龛柱有联曰:送客迎门,只见他欢天喜地;少柴无米,落得我大肚宽肠。昆庐阁上有联语曰:蒲团打坐三更鼓,木鱼敲散满天星。藤杖一条,提得起才放得下;禅关两扇,看不破便打不开。这些楹联,用语精当,教人弃恶扬善,又充满人生哲理。

从报恩寺向西北处300米左右,有一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岳庙,大殿两旁有联云:何须碌碌忙忙,做成歹事怎能瞒,早有鬼神知道了;忘却干干净净,假冒好人岂可久,请看土地相容乎?白话入联,劝人向善。

位于大寺巷中段的寿县一中旧址,是明代天启二年(1622年)学正黄奇士创办的循理书院。几进院落分别题有楹联:开卷古今千万事,杜门清浊两三杯。文章纵缩心如此,金石刻书臣可为。循名责实,望吾徒切莫卑求,苦读后,百尺堪登,立志无为辽东豕;理课温书,问尔辈有何远见?兴来时,一层更上,开篇常见楚地鸿。白云明月皆由我,青山绿水共为邻。这些对联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古城学子发奋苦读,成就人生辉煌。

在古城西大街,有一处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就是国保单位孔庙。从午朝门、棂星门走过状元桥,到东西廊庑、到大成殿,都有具有儒家文化的联语,刻于立柱上。如: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德大千年祀,名高万世师。祖述尧舜昭日月,德参天地冠华夏。圣道孔彰人立雪,良师明海士坐风。孔子道德乾坤大,儒家精神山河长。这些对联体现了人们对孔子及其思想的尊崇,也反映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与孔庙建筑群一墙之隔,有一座巍峨高耸的阁楼就是魁星楼,又名奎光阁,系清乾隆年间知州张佩芳主持建成,匾曰:“奎光”。至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知州龚式谷鉴于奎光楼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于原址改建成今日的奎光阁。虽几经修葺,但原貌未改。阁为三层,高二十米,木结构,平地六角形,自下而上,逐层收缩,飞檐斗拱,造型别致,挺拔宏丽,为阁类建筑的珍品,阁基于石台,五面设栏,成宽敞的回廊。阁内六根“通天柱”直通顶层,每层梁木与柱相连。阁内沿壁设有旋梯,游人可拾级登临,凭窗眺望古城秀色。有一副奎光阁的楹联写出了对寿州人杰地灵的期盼:槛外湖山净氛垢,斗南人物炳英灵。

在古城西街奎星楼斜对过的清真寺巷,坐落着华东地区最大的清真寺,故宫太和殿式的大殿坐西朝东,寺内有三棵高耸入云的银杏树则遮天蔽日,为清真寺增添了庄严肃穆的气氛。大殿的立柱上分别悬挂着几副楹联:“清在个中,一尘不染;真寻像外,万虑皆消”“望空非是空,雷雨风云孰执掌;无象真有象,乾坤日月大经纶”“百忙不脱五时拜,千辛应守一月斋”……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内涵。

在古城西北侧城墙内,有一个四角飞翘,深灰瓦,朱红柱,青石基的仿古亭子,系近年来复建。据史志记载,此亭名为“画凉亭”,相传为纪念宋代宰相吕蒙正少时在寿州寒窑励志苦读而建。原在八公山的龟山上,清代移至今址。亭上有联云:石内腹空无暑气,室中人杳有书声。

在古城之外,寿县境内的八公山、珍珠泉、安丰塘、瓦埠、正阳关、隐贤等处,都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句,值得大家去欣赏品鉴,从楹联中窥见寿州文化的独特魅力。(赵鸿冰)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