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淮南历史文化撷英征文(第八季) > 南宋丁进暴动始于凤台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南宋丁进暴动始于凤台
【字体: 】 发布时间:2024/5/17 11:50:3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历史,总有悬疑暗藏因果。近读光绪《寿州志·武备志》,说起南宋建炎元年“军贼丁进围寿春府”之事,称“丁一箭,疑即丁进也。”一个“疑”字,让我静下心来查证。原来“丁进,自号丁一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被罪而诛,遇乱复还乡里,聚众于苏村,后至数万”,曾在安徽、河南、山东、江西、江苏、湖北等地,尤其在淮南西路所属郡县频频发案。“时丁进、李胜合兵为盗,光、蕲、寿久被围”(《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三)。这个人曾服役于寿春府军营,其练兵聚集地大体就在下蔡县苏村镇(今凤台县西北)。

南宋初立,宋高宗赵构迫于金军攻势,刚定都南京(今河南商丘南)不久又南下,把“行在”绑在车马上,迁扬州、趋镇江、转常州,帝王“逃亡”,引发社会动荡,叛兵、义军迭起。继陈通、张遇起兵叛乱,寿春府“军贼”丁进聚众数万,皆面刺六点或入火二字,起兵反宋。建炎元年十一月,曾是“寿春卒”的丁进,与“李胜合兵为盗”,围寿春府城(今安徽凤台),想必系恩怨情仇使然。寿春府知府、直秘阁康允之取银帛以赏将士,士皆效死。康允之以城危,急募进士吕某权安抚司干办公事,出城见丁进,许以金币犒师,丁进怒,“杀使者,尽取士卒家属之在城外者,戮之”。当时,淮南西路兵马钤辖司,设在寿春府,主官是赵士隆。因“郡守不知兵,凡备御之策,悉委士隆”(宋史·赵士隆传)。赵士隆募军中“敢死士”,有位叫张宣的人应募出战,“独持槊缒城下,击杀数十人,贼众披靡”。随后,又精选壮士数百人,夜开城门,出其不意,追奔数十里。丁进围城二十五日没能攻破,遂引兵而去。寿春府解围,知府康允之擢任“直龙图阁”,赵士隆也“以功迁三官,秩满,授江东路钤辖”。

丁进“聚众于苏村”,苏村在哪?有的说在河南“开封府城东”的苏村,因多发水灾,“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诏修苏村西堤”(《河南通志》卷十三)。此苏村,建有太乙宫,以利宫廷祭祀,处于京畿重地,不利于起事。丁进起事的苏村,我认为,当在寿春府之属地。寿春府所辖下蔡、安丰、霍邱、寿春等四个县,宋代唯有下蔡有“苏村”,丁进起事地苏村在寿春府下蔡县(今淮南市凤台县),其理由有三:其一,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的记载看,“寿春卒丁进”与丁进“聚众于苏村”并书,苏村当在寿春府的辖区;其二,宋代寿州有下蔡县苏村镇,存“苏村”之实。(宋)《元丰九域志》卷五载有“下蔡四乡苏村阚疃二镇”。嘉庆《凤台县志》载有“苏村”(地图标有“苏村店”)位于丰和乡,“距城一百里”,此文中的“城”指清代寿州城(今寿县城),因当时凤台县衙在寿州城内。其三,寿春府之苏村,据岳珂《金佗续编》卷十一载,“探事人宁青在寿春府探得敌人见在寿春府界,地名苏村阚围下寨。”足见苏村可驻军,也存有军事便利之条件。

转战山东、湖北,攻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破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建炎元年(1127年)十二月,“未几,丁进及群寇来犯(黄州)”。抗金主战派李纲曾写下《闻山东盗所谓丁一箭者拥数万众临江破黄州官吏皆保武昌江湖间骚然未知备御之策感而赋诗》:“时危贵权谋,盗贼本王臣。招徕驾驭之,自足张吾军。蜂虿固有毒,犀象亦可驯。恩威傥得所,摩拊还其淳。光武制铜马,曹公用黄巾。资其战大敌,且以苏良民。去年议招抚,乃以此义陈。置司未阅月,来者如屯云。奈何力沮罢,坐使复纷纷。传闻中原寇,铁马动成群。”诗中“去年议招抚,乃以此义陈”,说明李纲早在建康元年(1126年)就举安抚之策,列历代得失,却鲜有问津,唯留下一声“安得回阳辉,一令四海春”的感叹。“剧贼丁一箭、王大刀众数十万”,攻密州、围城七日,时任密州通判的洪昕,“矢石旁楼橹摧塌,公登陴励众,矢著右股无惧容,乃造毡笆木架为蔽扞,守者赖之,夜遣壮士火营毁其攻具。”(洪适《盤州文集》卷七十五),可谓英勇无畏。

南下江西,“既经江西州县,望风奔溃”。当时,有个宣和六年(1124年)的状元沈元用,为官被誉为“有三大节”。据施德操《北窗灸輠录》卷上载,沈元用为官赶上“二圣北猎、伪楚替窃”,打算服药自尽,被两属下拦住,“伪命至,元用时适病,遂以病免。此一大节也。”第二节,“(沈)元用知某州,一闻其事,即日致仕”,改官又遇“伪命”,立马提前退休。第三大节,就是他任宣州知州(今属安徽)时,敢于以命犯险,死守宣州城,“自解髻,剪顶心发烧灰,投诸酒,与士卒饮之”,以“誓死此城”激发斗志,“自此元用遂宿城上,不复归家。贼射城上箭如雨,元用不为动,数日,元用临城谓贼帅曰:‘吾城中无有汝不知过,吾已与三军誓死此城矣。不信,请射我!’遂披胸使射,群贼大警,皆罗拜城下而去。”

建炎元年(1127年)十二月,丁进被东京留守宗泽遣使招纳,以丁进为武翼大夫、阁门宣赞舍人、京城四壁外巡,“以所部赴京城四面屯驻”。宗泽《宗忠简集》卷七《遗事》对此有详细的记录:丁进,“有啸聚数十万众”,刚受降,管军闾勍等持怀疑态度,计划以甲士暗防不测,宗泽说:“不然。正当披心腹待之,虽木石可使感动,况人乎?”及丁进到,宗泽慰劳备至,呼丁进首领数人同饮,“待之如故吏”,丁进等很受感动,第二天,“请公诣寨,公许之不疑,进等益怀感畏”,后来丁进对手下凡有阴结以乱京师者,亲自擒杀;凡有相率逃遁者,亲自追治。丁进的副手马臯更是满怀感激之情,“每命出战,必先登”,他有次负伤归来,又遇紧急战事,二话没说,“裹疮而前,数日后捷到,仍擒一酋长而归”,足见开心见诚、乐为用命。丁进所部除日常巡视城外,还率部出战,拱卫京师。建炎二年二月,金再侵东京,宗泽遣统制官李景良、阎中立,统领官郭俊民等领兵万余趋滑、郑遇敌大战,为敌所乘,中立死之。金令郭俊民持书招降宗泽,俊民与金将史姓者及燕人何祖仲刚到八角镇(开封市祥符区),被改任为都巡检使的丁进生擒,予以斩首。四月,京西北路制置使翟进及大名府路都总管司统领官孟世宁、京城都巡检使丁进与金战,进夜袭右军监完颜希尹营,金兵先知,反为所败。翟进又导韩世忠与金战于文家寺,“会丁进失期而统领官阁门宣赞舍人陈思恭以后军先退”,王师败,追责。韩世忠与丁进遂不和,“军士相击无虚日”,世忠不得已南下,给丁进再叛埋下伏笔。

建炎二年(1128年)七月,宗泽病逝,被招纳者失去“主心骨”,纷纷暗潮涌动。《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二《中兴至今人物下》对此评价说,“驾一居淮甸,贼起百十万,丁进、李成、杨进之徒竞起,宗尽召之为用,事垂成而薨,朝廷不为诸人作主,诸人四散为贼矣。”九月,“武节大夫、阁门宣赞舍人、京城外巡检使丁进叛,率众犯淮西。”高宗命刘正彦偕刘晏率精兵征讨。十月,刘晏从刘正彦赴淮西,领八百赤心骑兵,见丁进兵众势盛,取先声后实、以奇破敌战法,易旗帜为疑兵,令军制作五色旗,遣骑兵持旗循山往复,一色既尽,另易一色。丁进见官军累日不绝,旗色各异,遂罢战请降,其众被分隶诸军,自此实力大为削弱。

乱世,易乱心性。丁进的职位,由招纳初封的“武翼大夫”,转任“武节大夫”,又叛被招后改任“武经大夫”,前景堪忧。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十和《中兴小纪》卷五载,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金人攻泰州,守臣曾班以城降,武经大夫、阁门宣赞舍人丁进纵兵剽掠。并假请率所部还江北,愿与金人血战为辞,再次谋乱,其结局不言自明。当时,丁进逃窜至丹阳,御营都统制王渊自镇江赶来,丁进“与其众匿远林中”躲避被发现。中书侍郎朱胜非过丹阳,由王渊遣小校张青五十骑保护。朱胜非得知丁进的情况,说:“丁进不除,必为巨盗。闻渠有数百人,尔五十骑,可敌否?”张青说:“不足畏。”于是,以檄诱丁进至朱胜非面前,立诛之。这一天是二月初八,丁进命丧于丹阳市吕城镇(今丹阳市东部)。看来,这个号称“丁一箭”的“军贼”,最终也没能射出关键的“一箭”。(孙友虎)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