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淮河文化漫谈(第四季) > 古城周边的防洪圩堤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古城周边的防洪圩堤
【字体: 】 发布时间:2023/8/1 9:45:1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寿县古城东濒瓦埠湖,西临寿西湖。历史上,寿春人民为了抵御洪涝,在古城周边兴建了一大批保庄圩和生产圩堤。

住在寿县古城里的人,凭借7147米的古城墙防洪。住在古城外的人,自古以来依靠构筑保庄圩保护家园,兴建生产圩堤保护农田。由于保庄圩、生产圩堤功能显著,体量巨大,顺理成章成为地标建筑,很多地方以此命名。

寿县古城东门外与东津渡之间,过去居民为了防御瓦埠湖内涝,兴建了一座生产圩堤,距离古城约千米,被大家俗称为“二里坝”。二里坝下靠北有座村庄,绿树掩映,月季盛开,一圈生满莲花的圩沟使之与周边稻田分开,只有庄前一道桥梁通到坝上,供居民早晚进出。正是因为这座连接内外的小桥,人们习惯地将村庄称作了“二里桥”。

1991年淮河大水,寿县古城成为汪洋里漂浮的一个“小脚盆”。大水过后,寿县发动群众自力更生,把沿瓦埠湖西岸、靠近古城东侧的二里坝、东津圩、九里圩、陡涧圩等生产圩堤进行封闭加固,形成一条北抵护城河、南连陡涧河、总长达31.14公里的四级堤防。经过多年整修完善,目前等级提高到二级,防洪标准达到15年一遇。这条堤防联结前数九里圩最长,建成后就被人称作了“九里联圩”。

九里联圩的作用是防止江淮分水岭北侧泄往瓦埠湖的内涝。而古城西边的寿西湖属淮河行洪区。寿西湖一旦行洪,古城需要一道堤坝约束洪水减少损失。聪明的寿县人民因势利导,依托丘岗地区的逶迤地势,在古城西南建起一道全长30.3公里的洪水隔离带,防止洪水串入护城河和瓦埠湖,当地人称“二道防线”。因其处在相对平坦的沿淮岸边,蜿蜒突凸,便又被人们形象地称作“牛尾岗堤”。

2000年后,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寿县城南新区建设全面上马。新区平均地面高程不足22.0米,属洪涝高发地带。为防止水患,建设者们沿新区外沿建起一道全长11.74公里的防洪圈堤,将过去由九里联圩保护的防洪标准15年一遇提高到40年一遇。这段防洪圈堤,北自古城护城河红领巾闸,南到牛尾岗堤,保护城南新区面积17.8平方公里,古城迁出来的人称作“城南防洪圈堤”,原来就住在这里村庄的人称作“城南保庄圩”。

进入新时代,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淮河水患得到根治,发生洪涝几率降低。寿县古城周边以前建设的这些圩堤,也逐步像古城墙一样,防洪功能被淡化,成为人们寻幽探古、休闲散步、生态观光的好地方。二里坝变成游客集散中心,繁花似锦,每日里游人如织;九里联圩、城南防洪圈堤鸥鹭飞舞,云蒸霞蔚,被规划为“引江济淮”百里画廊主景区;牛尾岗堤作为勾连“合周”“济祁”两条高速的城乡主干道,已经成为带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动脉。世事沧桑,一日千里。但不管怎么变化,这些防洪圩堤的名字,将永存于历史。(赵 阳)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