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步东禅寺,夕阳古塔尖。院深藏野竹,垣矮如远山。端坐佛含笑, 颂经僧不闲。一声清葵动,明月送人还。古诗《游东禅寺》中的东禅寺,乃寿县古城内的千年古刹报恩寺。报恩寺位于古城东北隅,旧名崇教禅院、东禅寺,建于唐贞观年间,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明洪武年间改名报恩寺。宋天圣五年建塔,清乾隆33年和光绪8年先后两次遭火灾,现存屋宇经多次扩建修葺而成。全寺面积达14700平方米,分三进,自照壁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和毗卢阁。明代嘉靖《寿州志》中说“报恩寺,旧名东禅,即僧正司,州治东北,天圣年修”。古寺因何以“报恩”为名乃古城未解之谜。
关于报恩寺之名的来历,有民间传说云:以前东禅寺有位老和尚救了条受伤的小花蛇,花蛇养好伤,长大后,被老和尚放生。后来,在老和尚病重将亡之际,花蛇回到寺里用舌头舔遍老和尚的全身,老和尚的病痊愈了,为感花蛇救命之恩,老和尚把东禅寺改名为报恩寺了。花蛇报恩的传说体现了寿州民众质朴的伦理观。这种善善相待无限循环的民间理想,乃古城人世代传承的历史遗风。而佛学研究者提出的看法则是:“报恩”一词源于《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关于“四重恩”的说法。经中曰:“世出世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土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东禅寺改名报恩寺,即意为报父母恩,报众生恩,报国土恩,报三宝恩,寺名“报恩”乃是无尽之意。关于报恩寺改名之说,除了民间的花蛇报恩说与佛学研究者的佛经教义说之外,地方史志研究者通过对明史的研究剖析,作出了报恩寺改名与明成祖朱棣报生母之恩有关的说法。
众说纷纭。古寺更名的真相,仍为寿州古城的未解之谜。或许,这个谜终有解开的一天。正如经年未解的寿州内八景之一的“三步两桥”所在位置之谜,也因近年修北梁家拐巷,而掘出了清代“三步两桥”的遗址。“三步两桥”从字面意思上可理解为走三步跨两座桥,遗址位于西大寺巷与北梁家拐巷交岔处。曾听老人说,从前的寿州城内有畅通发达的活水。寿州城地处襟江扼淮险要位置,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历代主政者对城垣修筑极为讲究,屡毁屡建终成重关叠雉、制度森严的铁壁铜墙,正如生于寿州城内的清末状元孙家鼐所记:“城堞坚厚,楼橹峥嵘,恃水为险。”“三步两桥”遗址的重现,见证了古人拒水而外、恃水而居的智慧。
寿州城有“三街六巷七十二拐头”的说法,棋盘式布局的老城区内纵横交错的小巷,是见证着历史风云流变,也刻录着市井烟火人情。古城内的街巷或以姓命名,或以巷叙事、或以巷记史,各具特色。譬如大寺巷之名源于报恩寺,凭巷子与报恩寺的方位关系,大寺巷分东大寺巷和西大寺巷。东大寺巷是位于报恩寺以东,南起东大街,北至马营巷,长235米的断巷。西大寺巷则是由报恩寺往西迤逦至北大街,长约680米的古巷,因位于报恩寺以西,故名西大寺巷。据光绪年间《寿州志》记载:始建于明天启二年的循理书院,其址在州治北,春申坊大寺巷内(原寿县一中校址)。循理书院虽几经兴废,但前后存续时间长达300余年,对寿县封建社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显著的教育成果蕴藏着众多有识之才,“故一时人文蔚起,称极盛焉”。至光绪二十七年,清代状元,时任管学大臣的邑人孙家鼐斥资扩建循理书院,后改为寿州公学。后历经寿县初级中学、寿县县立中学、皖北公立寿县中学、安徽省寿县中学、寿县五七中学、寿县一中,现为寿县党校和老年大学校址。(黄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