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和服务民生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住房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生活。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保障作用,用心用情用力托起群众“安居梦”。据统计,2022年1至10月,全市归集住房公积金45.37亿元,提取住房公积金31.77亿元,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3764笔,发放贷款总额13.05亿元,支持职工购房面积42.38万平方米。
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该中心加强与省市主流媒体合作,广泛开展宣传,及时向缴存职工推送重要信息、重要通知及政策法规,引导更多企业和职工积极缴存公积金,扩大公积金影响力。同时,实施精细化催缴督建,利用淮南市企业开户“一网通办”平台,精准化筛查信息,对104家企业发放《督缴通知书》,督促企业缴存住房公积金。今年1至10月,全市新增缴存单位426家,新增缴存职工16168人。
出台住房公积金惠企利民政策。市公积金中心积极实施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2022年5月25日至2022年11月25日),对受疫情影响的缴存企业,可申请缓缴公积金,有2家企业申请缓缴,涉及职工162人。同时,将租房提取额度提高至1000元/月,最高贷款额度单、双职工缴存的分别提高至40万元、50万元,支持职工提取公积金用于支付首付。截至11月25日,全市共有1234人提取1393.28万元用于支付房租;发放贷款1724笔,涉及金额72295.7万元;提取公积金用于支付首付款共632笔9614.82万元,切实减轻了群众负担。
提升住房公积金服务质量。该中心落细落实“减证便民”举措,精简了离职提取公积金和死亡职工家属提取小额公积金所需材料,继续为缴存职工减负。开展“惠民公积金、服务暖人心”三年行动计划,组织职工走进企业宣传住房公积金政策;凤台分中心结合企业走访宣传活动,将2000份公积金宣传材料统一制成政策“大礼包”;为特殊困难职工开展上门服务和延时服务,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优化楼盘准入流程,精简审批材料,压缩审批时间,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加强住房公积金信息化建设。淮南市公积金中心作为全省三家试点单位之一,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内职工线上办理离退休提取试点工作,6月正式上线,8月22日完成首笔提取,圆满完成长三角“一网通办”平台试点工作。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在做好33个基础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的基础上,实现了网上补缴公积金等三个跨省通办事项。目前,“跨省通办”事项已经达到11个,长三角“一网通办”事项也达到了7个,包括个人购房提取公积金、证明开具等。此外,积极运用电子监管平台,为业务风险防控提供强有力支持。
继续清理“睡眠账户”。该中心主动对接主管部门,由分管负责同志带队多次上门与破产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沟通,研究具体解决方案。深入企业留守处,化繁为简重服务,逐一电话核实完善封存账户个人信息。寻求市人社部门协助,通过市人社局社保中心进行姓名、社保卡等信息比对,为初步筛选出的职工办理集中支付。今年1至10月,全市共清理睡眠账户6979户,涉及资金217.22万元。
防范住房公积金资金风险。该中心扎紧压实制度“篱笆”,坚持内部稽核管理,依据年初制定的年度稽核工作计划,按月对业务开展情况进行稽核,最大限度发挥稽核监督职能和内控效用,全力防范业务风险。规范资金运作,及时对资金需求情况进行分析,关注资金流动性风险,适时调整配置不同期限存款组合,不断优化资金存储结构,实现住房公积金保值增值,预计今年实现增值收益2.1亿元。
安居是乐业的前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我们将继续落实好住房公积金惠企利民政策,提高租房提取额度,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扩宽提取范围,更好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保障作用,助力更多缴存职工实现‘安居梦’。”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今年我市圆满完成了淮南矿业集团分中心归并接收工作,全市住房公积金实现了统一决策、统一制度、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四统一”,人民群众办理公积金业务更加方便快捷。下一步,将继续做好政策跟踪研判,适时调整公积金相关政策,进一步提升住房公积金对解决缴存职工住房问题的能力;持续抓好各项业务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助力归集扩面;加强住房公积金业务监管,完善公积金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确保资金规范安全运营。(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