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村边合,河水门前绕。漫步在依山而建的八公山区八公山镇妙山村,心旷神怡的自然环境、绿树掩映下的乡村民宿……让人们感受着慢时光里的“诗和远方”。
“我们结合实际,在妙山村开发建设品质民宿、特色餐饮、农事体验、户外拓展、农特产品电商等多种业态。”八公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妙山民宿已建成5个院落,30个房间,50张床位,在建3个院落以及游客中心、游客餐厅,逐步满足八公山风景区配套的住宿、餐饮、会议等需求。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近年来,八公山区围绕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建设,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着力点,因地制宜发展壮大富民产业,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八公山是“豆腐之乡”“豆腐发源地”。目前八公山区豆腐生产已走向集团化、专业化与现代化的道路,八公山豆制品有100多个品种,豆腐日上市产量达2.5万公斤。“我们区突出产业重点,构建豆制品全产业链建设,推进绿色食品加工业健康发展。”八公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负责人介绍,该区设立了八公山豆制品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十四五”期间投入扶持资金1000万元,发挥激励作用推动本地豆制品产业发展。依托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搭建镇域产业示范区,规划设计占地面积400亩,总投资4亿元,建成后年产值将达到8亿元。与潘集大豆主产区签订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共建协议,并招引宏升、优豆坊等豆制品企业入驻园区,逐步构建本地的豆制品全产业链。立足“豆腐发源地”的禀赋条件,积极申报第五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将豆制品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以豆制品产业孵化园区为基础,辐射蔡家湾、下六坊等3000亩大豆主产区。
加大“双招双引”,加强服务保障,为绿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安徽杜阿姨食品加工项目投资2.7亿元、六棵豆休闲食品生产及销售项目投资0.46亿元、山水自在食品生产基地项目投资0.4亿元、安徽旭咚生态供应基地项目投资2.55亿元……目前八公山区绿色食品产业已投产项目4个,已开工常华预制菜技改项目、吴氏大作坊豆制品加工项目等,积极洽谈闽台食品包装产业园、江苏品悟即食食品加工等项目。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基础,壮大村集体经济是产业兴旺的重要发展途径。八公山区高度重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出台了《关于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八条措施》《乡村振兴产业奖补办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径、新模式。各村实行一村一策,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山王镇立足村情和区位优势,持续培育壮大蔬菜种植、工业发展、文化旅游“三大”产业。李咀村在传统蔬菜种植的基础上,采用土地流转的形式与淮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合作发展有机蔬菜大棚种植,引进优秀农业种源“卢比”西红柿,为村集体创收18万元。毕岗村依托工业园区地理优势,注资入股园区优质食品企业——安徽京创食品有限公司,年化收益率8%以上,投入10万元盘活利用闲置厂房发展中央厨房项目,每年分红不少于5万元。林场村打通盆景产业销售最后一公里,全年预计实现销售额40万元。
八公山镇沈巷村、钱湖村合作持股吴氏大作坊,建设工厂2000平方米,年底投入生产运营。围绕沈巷村“灶有趣”“渔有趣”“田有趣”发展规划,盘活闲置土地40亩,建成向日葵观赏园,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游玩。钱湖村的钱湖晟兴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综合体发展态势良好,开展玉米青贮和西门塔尔种牛养殖,预计2022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下郢村的豆制品产业规范生产,目前村级企业豆福公司豆制品远销苏州、南京、合肥、郑州等地市场。
在八公山风景区周边,憨豆乐园、南塘水库乐园,丁山水库游乐场、妙山民宿、“山谷里”露营等数个项目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形成环景区农旅融合休闲观光带,同时也带动了乡村产业发展。
一个个农业项目落地生根,一片片特色产业开花结果,一条条产业发展惠民路让农民鼓起“钱袋子”,助推八公山区形成产业振兴、村集体增收、农民获利的良性发展格局,必将让村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饱满。(记者 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