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 借世界舞台展开放活力 乘进博东风谋合作发展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借世界舞台展开放活力 乘进博东风谋合作发展
【字体: 】 发布时间:2022/11/10 11:08:2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市组团参加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取得丰硕成果

黄浦江畔,华灯绽放。宛若一枚银色“四叶草”的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拥抱四海宾朋。踏着开放的节拍,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约而至,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盛大举办。

借世界舞台,展开放活力;乘进博东风,谋合作发展。淮南精心组织交易分团奔赴这场“世界之约”“东方之约”“开放之约”,借进博会平台积极开展对接合作、招商推介、采购签约、人文交流等活动,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展会平台,进博会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本届进博会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举办,更具特殊意义。参加本届进博会对于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消费升级、吸引外来投资、拓展外贸渠道、展示淮南形象,加快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意义深远。

据市商务局介绍,淮南已连续参加五届进博会,本次更是精心组织了党政代表团、企业采购团、人文交流团共200余人参会。围绕高端制造设备、新能源、医疗器械、合成生物、化工产品、农产品、日用消费品等领域,此次意向达成采购额520万美元。同时,各级各部门主动与参展企业洽谈交流,深入开展“双招双引”,寻求合作,共谋商机。

本届进博会,“淮南元素”大放异彩。淮南是全省唯一参与人文交流展示的城市,国家级非遗项目凤台花鼓灯《鼓乡欢歌》和省级非遗项目寿州锣鼓《淝水流韵》两个节目入选进博会非遗展演节目。据悉,全国共60个非遗节目登上本届进博会展示舞台,淮南也是安徽省唯一一个有非遗节目入选展示的城市。

11月6日和7日,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团和寿县文化馆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中央舞台进行演出。《鼓乡欢歌》既有鼓架子的热烈奔放,又有兰花的委婉细腻,集中展现了人民群众翩翩起舞喜庆丰收的热闹场面,在艺术风格和演技上集中呈现了花鼓灯艺术的独特魅力。寿州锣鼓是楚文化积淀的产物,楚音乐的遗存,有千百年的历史,演奏效果既具有闽浙一带“十番锣鼓”的舒缓、柔和,也具有中原地区“威风锣鼓”的高亢、激昂,把素有“会说话的锣鼓”的特点演绎的精彩绝伦。

进博会期间,八公山豆制品、汉风陶瓷、好吃农业等七家企业进行了非遗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展示。在淮南展厅,寿州窑、紫金砚、大救驾、牛肉汤、豆制品、麻黄鸡等极具地方特色的“淮南名片”闪耀进博会,吸引了中外游客前来参观了解,让世界认识淮南,让淮南走向世界,提升了淮南文化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进博会精彩纷呈,展会产品光彩夺目。284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加企业展,数量超过上届。国外众多企业带来质量优良、各具特色的产品,让大家在观展中大开眼界、增长见识。淮南市交易分团参观了中国十年对外开放成就展、安徽省对外开放发展成就展和智能及高端装备展区,详细了解了贺利氏、帝人、蒂森克虏伯等国外知名企业展示的先进技术、创新产品,针对性开展需求对接,在互动交流中增进了解、寻觅商机。

借世界舞台,打招商平台。我市主动出击,推介宣传,共谋合作,共享机遇。7日下午,安徽·淮南寿县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及绿色食品产业“双招双引”推介会在闵行区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大副校长、医学院院长范先群等60余名寿县籍杰出人士、企业家、商协会代表赴会。在温馨热烈的氛围中,来宾纷纷表示,当好家乡招商引荐人、宣传推介人、形象代言人,助力淮南转型跨越,实现互惠共赢、共同发展。

走出去交朋友见世面,引进来汇信息谋发展。淮南第五次进博之旅收获满满。市商务局主要负责同志表示:“进博会是展览会,更是大课堂,展示发展力量,释放前进能量。淮南将再乘进博东风,积极推动开放共享的‘新格局’,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扩容对外合作‘朋友圈’,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展现淮南对外开放新面貌。”(记者 周玲)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