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秋耕秋种正当时。在凤台县朱马店镇李庙村的高标准农田内,一垄垄良田集中连片,孕育着种粮户的“希望”;一条条标准化水泥路笔直平整,铺展出村民的“致富路”……
据了解,朱马店镇李庙村是个农业大村,全村共有土地7963亩,粮食种植是当地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为了确保粮食稳定增产,不断提升农田抗灾能力,朱马店镇自2021年开始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成后的农田土地平整、设施完善、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既能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又实现了集约化生产,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去年,镇政府决定在我们村建设近4500亩的高标准农田,这下可解决了我们村农民种地、卖粮的‘大难题’了!”李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元常告诉记者:“刚开始时,为了让村民们尽快支持项目建设,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一班人,每天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宣传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好处,协调解决建设进程中的有关问题,给广大农户吃了‘定心丸’。”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不仅让农民收入增加了,而且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以前这里只有一条狭窄的土路,坑坑洼洼,每年的午季和秋季收粮时,我们农民就犯了难,收获的稻子和小麦从田里根本拉不出来,只有靠收割机来回转运,赶上下雨是一身泥,晴天是一身土,最重要的是增加了种田成本。”对比往昔的“泥水路”和“水泥路”,村民赵庆贺不禁感叹。
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变化,还体现在粮食产量上。去年,邻村肖集村的村民杨士军从李庙村托管土地170亩,今年午季时,他托管的农田粮食亩产量达到了500公斤。
土地“好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改造后的土地更利于种植大户托管经营。李庙村种粮大户赵伟托管土地近1000亩,其中有一半农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范围内,通过小飞机喷洒农药、收割机集中收割等科学化的耕种和机械化的管理,他的“粮仓”变得充盈,也显现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成效。
“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惠及全村600户农户2900人,每亩地为每户节省了五、六十元。下一步,我们将加紧修建好标准化水渠,实现‘渠相通’,同时做好绿化、清淤等工作,从而推进农业发展提质增效,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朱马店镇李庙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沈传海说。
眼下,李庙村大部分村民已播种下冬小麦,全村的秋种工作接近尾声。行走在田间地头,沃野上一片片“田成方、路相连”的景象让人欣喜,更让农民们种地有了十足的信心。(记者 刘银昌 通讯员 耿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