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粮食提质增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近年来,凤台县大兴镇始终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把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紧紧围绕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能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快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现代化、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生产水平大幅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21年,全镇粮食总产量6.8万吨,较上年增长8.8%。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筑牢高产之基。大兴镇紧抓农田项目建设,先后建设了高标准农田、新增千亿斤粮食、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等项目累计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新建、维护电站110座,防渗渠300余公里,桥、涵、闸近千处,生产路硬化72公里,清淤、扩挖沟塘10万余方,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5万亩。2022年高标准农田9600亩正在建设中,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为粮食生产筑牢基础。
加大培育服务主体,强化生产保障。近年来,大兴镇鼓励党员、干部、种粮大户、农机服务大户和农村致富能手牵头成立农业合作社。2021年新增农业合作社7家,目前全镇合作社已达25家。拥有高速插秧机130台,大型拖拉机290台,收割机420台,植保机65部,建成标准化育秧工厂25座,育秧流水线32条,软硬盘150万余张,合作社成员达300多人。粮食生产围绕“统一供种、统一机耕、统一机插、统一测土配肥、统一防治、统一订单收购、统一托管经营”等环节,开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70万亩次。2021年机插秧面积5万亩,统一飞防42万亩次,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2万亩,解放农村劳动力1万人,创造了1120个就业岗位;服务农户占全镇总户数的90%。
加强技术服务,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大兴镇新型职业农民有320人,2021年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6期,培训农民512人,举办小麦赤霉病飞防、秋种现场会3次,田间地头培训会30余次,农民科技水平显著提高。16个村和25家合作社设立了技术服务网点,实现“县—镇—村—合作社”四级服务体系,组建大兴镇微信群、QQ群和短信群发等平台,及时发布涉农技术、管理信息,让农业信息走进千家万户。2021年,该镇在凤台县率先创建优质专用小麦和优质水稻生产整镇推进项目,统一供应优质麦种100万公斤。全镇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开展小麦赤霉病统防统治工作,参与飞防作业的合作社达17家,投入无人机48部,完成2次防治任务。在防治期间,凤台县农业农村局、大兴镇镇政府分别派出技术指导组和防治督查组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服务和督查,飞防合格率达100%。(通讯员 岳荣 记者 刘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