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第七届优质葡萄大赛暨阳光玫瑰葡萄品鉴会速记
“浪漫红颜”“甜蜜蓝宝石”“巨峰”“红乳”“醉金香”,一串串紫色的、绿色的、黄色的葡萄整齐划一地摆放在展台上,又大又圆的葡萄绽放着诱人的光泽,让人爱不释手、垂涎欲滴。
9月6日上午,由市林业局、市科协共同举办的淮南市第七届优质葡萄大赛暨阳光玫瑰葡萄品鉴会在凤台县举行,来自全市各县区的30余家葡萄种植户齐聚一堂,切磋种植技术,共话发展致富。
“我们举办此次大赛暨品鉴活动,目的是为全市葡萄种植户搭建一个相互学习交流平台,大家取长补短,努力营造‘以赛提质富民、以赛促企强林’的经果林产业发展浓厚氛围。”望着展台下充满热切期盼的种植户,市果树站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今天参加比赛的有33个葡萄产品,大部分品种是阳光玫瑰,经过称果粒重、测含糖量及专家评审打分,大赛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同时,大赛还将举行产销对接活动,经销商将与部分种植户现场签订葡萄收购协议。”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葡萄种植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受当时技术、品种及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葡萄种植效益不是很高。近几年来,我市林业系统积极践行绿水青山理念,采取宣传发动、科学规划、合作共建和政策激励等多种举措,鼓励支持广大技术人员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和新装备”为指导,为全市葡萄种植户当好参谋,积极帮助果农和企业奋发向上,运用避雨省力、果园生草、有机肥运用、肥水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及高接改造等创新技术,全市葡萄种植面积由不足3000亩发展到现在的3万余亩,部分葡萄亩产值已达到5至6万元,果园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不断提高,葡萄种植已成为全市果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涌现出省级龙头企业、省级家庭农场(林场)、省级示范合作社8家,市级20家,形成了“玉珍馐”“灵索”等知名商标,无公害或绿色认证率达80%,取得专利和省级标准15个,省级以上评比中获金奖8个,果品远销广东、上海和江浙等地,经果林产业发展为助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天能够获奖实在是太高兴了,既证明了俺的实力,也增强了俺种植葡萄发家致富的信心。”经过专家科学严谨的评审,摘得大赛一等奖的寿县葡萄种植户任俊垒激动不已:“葡萄大又圆,生活比蜜甜。现在正是葡萄销售的旺季,俺家的葡萄供不应求,效益非常可观。俺要以此次获得一等奖为契机,做大做强葡萄产业,带动更多的群众共同致富。”
“我市葡萄产业发展取得了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良好成绩,但也存在着面积增长受限、分散经营、产前产中产后脱节和附加值提升困难等不利因素。”大赛结束时,市林业局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本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齐抓共管、凝聚合力,不断提升我市葡萄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水平,努力将小葡萄发展成为大产业,全力以赴助力乡村振兴。”(记者 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