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它们长势不错,再加强田间管理,秋季应该有个好收成。”8月9日,看到自己托管的450亩土地上大豆玉米长势喜人,寿县徽谷仓农作物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柴文锁喜笑颜开。
柴文锁是寿县丰庄镇柴岗村村民,也是当地的种植大户。由于当地属于旱地,适合小麦、大豆、玉米种植。今年他与村里签订协议,托管450亩土地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这是首次尝试这种形式的种植,不仅国家有补贴,还有农技人员上门服务指导。”柴文锁说。
据了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在传统间作、套种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一季双收两种作物的种植模式,采用2到4行小株距密植玉米带与2到6行大豆带间作套种,年际间交替轮作。该种植模式既可以发挥高位作物玉米的边行优势,扩大低位作物大豆受光空间,又适于机播、机管、机收等机械化作业,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今年,丰庄镇主动承担了全县100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为此,该镇成立了农技服务队,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分片包干到各村进行技术培训,确保种植户能种、会种。
同时,推行示范种植带动引领,推进科学防灾减灾、加大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目前,大豆玉米长势喜人,预计玉米亩产在400公斤以上、大豆亩产在100公斤以上,亩增经济效益将达到300元。
今年秋季,柴文锁计划还将扩大托管规模,种植860亩冬小麦。而土地托管后,农民不仅有租金,还可以受雇于种植大户,增加收入。
据了解,丰庄镇通过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引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业专业合作社20余家。以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群众,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种植大户,依托机械化操作对全镇规模耕地、撂荒地进行集中播种。
另外,该镇还积极创新模式,推进“订单农业”。依托安徽游来游去食品有限公司落户在本镇的优势,积极推行发展“特色产业型”集体经济,采取“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公司企业+基地+农户+小额贷款入股经营”方式,落实“订单菜单”——朝天椒项目,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在基地建设、田间管理、收获采摘等环节,平均每天用工在60人以上,每人每天有60元以上的收入。
丰庄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将大力支持和推进“订单农业”这一模式,让其在保障脱贫户就业、推进小额贷款规范使用、促进村集体增收、带动脱贫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上持续发力。(记者 张明星 通讯员 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