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板桥镇邹祠村与天下第一大塘——安丰塘毗邻,人口近6000人。为充分发挥网格员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在全村设立了35名网格员。网格员由村民小组长、党员、乡贤人士、致富带头人等担任。为提高网格员的综合能力,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定期对网格员开展培训,并把寿县乡村振兴局印发的“动态监测要做好——网格化管理离不了”宣传手册,做到人手一份。让网格员更好地明确自己的职责,以及应知晓的政策。让小小网格员成为活跃村级治理的细胞,发挥治理的大作用。
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战斗员
在疫情防控期间,各村民组网格员勠力同心,迎难而上,敢于担当。
网格员协同村干部、驻村工作队一起挨家挨户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和摸排登记工作,全面掌握本村在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情况。对省外返乡人员严格落实核酸检测、居家隔离、集中隔离等相关制度。严格实施管理,鼓励村民相互监督。在核酸检测中,网格员们帮助维护秩序,带头在夜间卡点巡逻值班,在疫情防控的日子,网格员们自觉扛起战“疫”责任,成为抗疫战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枝一叶总关情”。邹祠村河套村民组村民张士林病危,孙女患急性阑尾炎住院,远在上海的女儿赵守燕心急如焚。网格员在了解情况后,一边安抚其情绪,一面向村领导汇报。村支“两委”根据该户的特殊情况,在提前报备的情况下,赵守燕只身包车从上海返回淮南,进入寿县区域立即进行了隔离。网格员们用心用情充分发挥网格员的触角作用,守护村民的健康防线,为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一份力量。
当好秸秆禁烧的宣传员
眼下正是三夏大忙季节,为做好秸秆禁烧工作,彻底消除秸秆禁烧隐患,确保夏季秸秆禁烧期间不着一处火,不冒一处烟。
全村网格员实行24小时驻守,夜间巡逻排查。网格员张传兆还利用人熟、地熟、户情熟,挨家挨户宣传禁烧政策,发放宣传单,多种形式的走访,让秸秆禁烧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切实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支持禁烧,主动禁烧的积极性。
当好筑牢防止返贫致贫的信息员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致贫,村级网格员充分发挥网格员信息员的作用,对农户实行常态化动态监测,筑牢防止返贫屏障。
“你好,我们正在摸排乡村振兴防返贫动态监测,重点了解你家上半年的收入、教育和医疗支出及住房饮用水情况。”在邹祠村安城村民组,网格员和包组干部、驻村工作队正在入户开展上半年防返贫动态监测摸排工作。
“群众利益无小事,网格之内无小事。”村网格员方贤昌告诉记者,方贤昌原是一名村干,已近60岁的他,退岗不褪色,主动当起了网格员。
农户祝全兰年近70岁,其丈夫早年病故,随其儿子邹多任共同生活。天有不测风云,今年3月,邹多任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其爱人撇下两个年幼的孩子也离家出走。网格员方贤昌在入户调查时,发现了该户情况,为祝全兰及孙女邹心雨、孙子邹浩宇申请办理了A类低保,村级光伏及产业温氏养猪收益分红,并对其家庭产生的医疗费用通过医疗救助、民政救助了2.8万元。驻村工作队利用节日对该户开展慰问,送来生活物品。一系列的政策“组合拳”,为监测户祝全兰家筑牢了安全屏障,让该户有了稳定的收入。
如今邹祠村的网格员,已成了助推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在各项村级工作中,充分发挥了网格员“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桥梁纽带作用,打通了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记者 刘银昌 通讯员 许丹丹 李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