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 厚植绿色底色 刷新“生态颜值”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厚植绿色底色 刷新“生态颜值”
【字体: 】 发布时间:2022/6/7 11:24:1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021年淮南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发布

生态美是城市美的核心。由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构建的良好生态环境,是一座城市最好的“颜值担当”。

“六五”世界环境日前夕,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1年淮南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介绍了我市2021年环境质量状况。空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辐射环境等各项数据表明,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继续巩固提升、稳中向好,淮南“生态颜值”不断刷新。

2021年,全市地表水26个监测断面(点位)中Ⅰ-Ⅲ类水质比例为76.9%,总体水质良好,出境水质与入境水质基本持平。市辖湖泊营养状态为轻度富营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4.8%,比上年增加2.1个百分点。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好,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各类功能区平均等效声级达标率71.2%。辐射环境质量保持安全水平。

丰盈的山水形态是淮南最为宝贵的资源禀赋。为把“好山好水保护好”,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淮南坚决扛起保护绿水青山的政治责任,久久为功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条通往幸福生活的绿色发展之路正在绿水青山间铺就。

最严格“环保制度”为美丽淮南护航

红线不能逾越,制度不能失灵。2021年,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化轨道又迈进一大步。

严格执行生态损害赔偿。市生态环境局加强与检察院、法院、公安机关、成员单位的沟通协作,2021年对涉及我市4个批次生态损害赔偿案件线索开展核查,对2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进行追赔。

坚决遏制两高项目上马。严把项目环境准入关,对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铸造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以及对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环评文件,一律不批。执行最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部分子行业项目、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项目等,坚持“一厂一策”,引导企业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

持续规范在线监控管理。稳步推进重点排污单位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的安装、联网和运维监管“三个全覆盖”工作,我市列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企业安装、联网完成率为100%,位居全省前列。重点排污单位数据传输有效率为99.98%,位居全省第一。

最精准“三个治污”向环境污染亮剑

污染防治,非一日之功,更非一蹴而就,是永远在路上的艰苦战役。去年以来,我市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自觉的行动,向环境污染宣战,努力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以“五控”为总抓手,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让蓝天白云的好天气常伴。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机制、开展“清洁城市”行动和“清理黑烟车”行动、推动火电企业超净排放改造——招招精准、招招见效。2021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改善幅度全省第五,PM10改善幅度全省第四,空气优良天数比例改善幅度全省第六,三项主要指标“两降一升”,空气质量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以“达标”为总目标,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让河湖悄然变了模样。建立“一口一档”严防入河排污口整改反弹;先后5次与阜阳市开展联合检查和联席会议,共同磋商焦岗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投资9亿元强化湖区治理,推进突出问题整改。一系列“组合拳”打出成效,2021年地表水国考断面达标率87.5%,全市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国考地下水监测点位达标率均为100%。

以“安全”为总底线,全力打好净土保卫战,让绿色大地孕育新希望。对43家2021年度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30家已编制完成土壤隐患排查报告,共排查出隐患34条,整改完成32条。2021年我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计划完成26个行政村,已完成25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计划完成35个行政村,已全部完成。

最扎实“问题整改”解群众环境之忧

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生态破坏、施工及工业污染……群众身边种种环境问题无小事,对影响群众环境利益的问题,一定即知即改、立行立改。

2021年4月19日,我市收到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来群众信访件,反映问题为:“寿县南门外大圆盘向西南方,垃圾成堆、臭气熏天,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环境。”

群众利益大于天。收到交办件后,寿县生态环境分局会同寿春镇不等不靠,立即成立工作组,统筹社区和村街、镇直有关单位20余人,沿寿霍路两侧及附近拆迁废置区域开展全方位摸底排查,5天时间摸排出众多废品收购商贩,因地制宜,采取“堵疏兼施”的办法根治“顽瘴痼疾”,初期集中整治废品收购点26处,短时间内取得明显实效。

我市全力抓好各类督察问题整改,2021年中央督察组共交办285件信访件,已经验收274件。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今日之淮南,生态文明建设步履更加坚定,一个更加环保的淮南、更加美丽的淮南渐行渐近……(记者 周玲)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