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父亲来城里看弟弟新买的房,呆不上两天,他便心急如焚地要回乡下。理由很充分:放心不下稻田要加的肥料,和地里该除的草。还有别家请他去帮工,几个电话连着催他回去。如果春夏秋冬都有梦想,秋天是父亲最热衷于捍卫的,这梦想无可替代!
金九银十,父亲的秋天,是满满的收获。他随手摘一筐梨,挑几担南瓜,采几袋棉花……,或是换一部分生活开支的钱,或是送一些给亲朋好友分享。嘴角那上扬的笑容,朴素又可爱,带着某种无法取代的幸福成熟感。
他不舍得,不缺席,不怠慢……一辈子,带着对田地、对庄稼、对粮食等的捍卫,希望种田的人,能珍惜爱护,不要荒废任何一块土地。
春天的时候,因疫情在乡下无所事事,我特地找了一棵桑树苗,想栽种在父亲屋边的东坡上。没想到他反应激烈,非让我别挡住他种的粮食,赶紧移栽到路边去。至少将来这桑苗成了大树,不会遮住庄稼的阳光,他的收割不减产。
我听完,觉得父亲简直不可理喻。平原地区,多的是田地,怎么连一畦小菜地,都不愿意浪费呢?母亲私下里,偷偷告诉我:“我们这里的很多田地,在你未出生时,是盐碱地带,寸木不生;又是低洼荒野,洪灾频繁。如果不是你爸他们年轻时,一担一担地挑土、平整,哪来如今的这片欣欣向荣呢!”
也正因为如此,一块能种粮食的田地,就是父亲的命,更是他的希望,以及梦想。所以从小至今,我几乎未听父亲抱怨过种地的苦,有的只是苦尽甘来时常哼的小曲。一片成熟的田地,正是父亲秋天所要捍卫的梦想。
以前我常反对,觉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工作”,很是辛苦。特别当父亲如今已奔向古稀之年,仍然操持着他那近十亩的地。不但如此,面对村庄里青壮劳动力越来越少的状况,他甚至撑起了一支临时劳动小队长的角色,帮忙解决机器替代不了的农作业,尽全力让土地得以最大化的收获,绝不去轻易放弃——任何秋天梦想成真的喜悦感。
父亲说,他无法呼唤我们回去种田,但至少他会用一辈子,去捍卫他的田地,这令他感到快乐!
如此的梦想,他感觉既有秋天的惆怅,也有秋天的喜悦,说不清道不明。
只是我越来越珍惜——筷子夹起的每一个食物,开始拒绝舌尖上的浪费。读懂了父亲,所捍卫秋天的梦想。(殷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