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首页 > 脱贫攻坚一线报道 > 拿起扫帚铁锹 脱贫靠我双手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拿起扫帚铁锹 脱贫靠我双手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8/14 10:16:4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近日,洪水渐退,群众生产自救忙。在寿县八公山乡,川流不息的路口,车来车往的路上,都能看见农村公路养护工们忙碌的身影。

在八公山乡赵台村,一张黑黑的带着朴实笑容的面孔,映入记者眼帘,她就是八公山乡农村公路养护工唐士桂。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她拿起扫帚、铁锹等工具,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就开始干活。

几年前,唐士桂因老伴长年多病,家庭经济收入少,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村里为了解决她的经济困难,帮助安排了农村公路养护工公益岗位,一个月有几百元的工资收入。

记者来到唐士桂身边时,她正弯下腰一点一点地把车下的垃圾扫出来,认真仔细到不留清扫灰痕。当她清理道路两侧的边沟时,会放慢速度力求精细,若边沟被堵塞,还用手把缝隙中的杂物清除掉,使道路更加干净、整洁。

在唐士桂的垃圾小推车里总放着一把铁锹,近期雨水较大,赵台路时常出现积水现象,她总是提前用大铁锹挖好临时性排水沟,防止雨水集中成片,影响交通,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

来到八公山乡张管村,一位身穿桔红色马夹“闪闪发光”的人,正在用大扫帚清理路边的碎石子和垃圾,他也是农村公路养护工,叫张家南。

2002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噩耗降临到了张家南身上,他的孩子因为白血病医治无效去世。他的家庭不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背负了几十万的债务。政府部门依照政策,为他办妥了五保贫困户手续,之后,又安排了农村公路养护工这一公益岗位。

张家南负责张管路段的卫生,这里人流密集,车辆繁多,店铺林立,垃圾量大。有的公路养护工不愿干这个路段,但他毫无怨言、尽心尽力地工作着。也正是靠这份对养护工事业的执著的爱,靠这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逐步改变了他悲伤的心情和对生活的态度,同时他默默无闻的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也对他人发挥着光和热……

八公山乡的农村公路养护工还有几位,他们在9公里的养护路段上,长年累月地工作着,旭日出,晚霞归,累了就蹲坐在路边歇一歇。靠着自己手中的铁锹、扫帚和一些自制的养护工具,他们半手工半机械地劳动着,附近路容路貌因他们的努力一天天正在逐步变好。

他们都是贫困户,一张张风吹日晒被岁月镌刻的脸庞,一双常年劳动磨出层层老茧的大手,在平凡的农村公路养护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保障着八公山乡旅游线路的畅通和安宁,也依靠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记者 张昌涛)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