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脱贫攻坚一线报道 > 葡萄爬上丰收架 消费扶贫稳增收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织密防止添加剂滥用安全网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葡萄爬上丰收架 消费扶贫稳增收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6/23 7:33:3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眼下正是葡萄丰收的时节。夏日雨后的葡萄,水灵饱满,清甜诱人。6月20日,记者来到寿县窑口镇的瓦埠湖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这里连片的大棚里,玫瑰香、夏黑、阳光玫瑰、红地球、金手指、美人指……各个品种的优质葡萄正在陆续成熟中。

今年以来,寿县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积极为扶贫产品寻找新出路,以“农户+企业+商超”的模式开展消费扶贫,稳定贫困户脱贫增收渠道,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瓦埠湖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是一家以发展特色农业为主的省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园区目前已入住了15家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当地重要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扶贫基地,辐射带动了当地200余户贫困户生产务工。今年由于受疫情的影响,产业园内的黄桃、葡萄、西瓜等时令果蔬出现了大范围的滞销问题,农户们手中的果品丰产不丰销。

国运葡萄合作社是产业园内一家规模较大的葡萄种植基地,每年可带动当地10户贫困户就近务工。可今年受疫情影响,合作社葡萄也出现了大面积的滞销,眼看丰产的葡萄没有好销路,可急坏了负责人张传文。正在张传文一筹莫展之际,当地党委政府和园区了解到了这一情况,及时帮助她联系了当地几家水果批发企业和超市,为她解决了葡萄卖不出去的难题。

“我们从产业园那边得知葡萄滞销,第一时间就赶到了这里,这次打算采购两三万斤,下一步有很多新品种上市,我们计划到时候再采购七八万斤,尽我们企业一点微薄之力,为农户们帮帮忙。”正在大棚里采购的卞记水果销售有限公司负责人卞修武说到。

“今年葡萄大丰收,开始挺高兴,可后来销路成了问题,我们一家都快愁死了。在我们着急的时候,政府和园区都帮助了我们,给我们联系了好多的批发商、超市,他们来到园区上门收购,给我们解了燃眉之急,”张传文说,“有了水果销售公司和超市的帮忙,这几天,合作社每天都可以对外调运销售葡萄1万斤左右。”

合作社的葡萄有了好销路,在合作社务工的贫困户们生活也有了保障。窑口镇真武村贫困户陈西海就在合作社务工,他说,之前葡萄滞销,虽然合作社负责人明确表示了工资仍按月发放,但大家也还是担心收入难有保障,如今葡萄有了销路,工人们没了后顾之忧,干起活来也更有劲了。

安徽瓦埠湖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管委会相关负责同志介绍称,园区通过这种销售扶贫模式,近几天销售了各类农产品近十万斤,下一步将继续通过这种销售扶贫模式,把园区的农产品继续销售出去,使农户的损失降到最低,确保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共同奔小康。

消费扶贫是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寿县在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着力做好消费扶贫文章,创新扶贫模式,激发消费扶贫新动能,通过推行农产品到企业、进超市、上网店、直播带货等模式,拓展了销售渠道,帮助本地农产品实现产销对接,为农民增收搭建起多元平台,持续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记者 吴 巍 通讯员 赵广军 李雪阳)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