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脱贫攻坚一线报道 > 余仁贵和他的“小锅豆腐”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织密防止添加剂滥用安全网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余仁贵和他的“小锅豆腐”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6/5 10:15:0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小锅豆腐,卖小锅豆腐”……寻着叫卖声,一个面容黝黑的驼背老人,正娴熟地给人切豆腐,称重、装袋。这就是余仁贵,50多岁,他的生意不错,6板水豆腐约50公斤,10公斤千张豆腐,一般不到2个小时就能卖完。

老余家住寿县小甸镇杨圩村张郢村民组,与妻子育有一男一女,儿子刚读初中,女儿去年成家,与80多岁母亲共同生活,家庭负担重,又身患残疾。三年前,虽与妻子一年忙到头,但还是入不敷出,是村里有名的低保户。

老余现在不但脱贫了,而且还是勤劳致富的典型,他身残志坚脱贫致富的故事也传遍乡里。省委书记李锦斌亲自走访过余仁贵一家,2018年2月3日下午,大雪刚过,天气寒冷,老余与妻子正准备着第二天上小甸街卖的豆腐。村干部敲开他的家门,李书记一行踏着没脚的雪印走进了他家的小院,亲切地与他握手,老余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李书记慈祥而温和的面容。当看到他家除了光伏发电,还有豆腐加工、生猪养殖等脱贫项目,已经走上了稳定脱贫的路子,李书记温暖的话让老余至今难忘:“有勤劳的双手,有稳定的产业,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老余2014年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杨圩村和驻村扶贫工作队了解他家的情况后,为他家制定了“做优豆腐产业,带动发展养猪养鱼,政策兜底帮扶”的系列帮扶计划,实施精准帮扶。2016年10月,老余自筹8000元,村里为他家建了3千瓦的光伏电站,当年即增加936元的收入。为提高电站运行效率,镇村又安排他参加了光伏技术培训,现在仅光伏每年可增加3000多元的收入。同年10月,经过他个人申请和村民代表评议后,镇民政所为他家办理了5人低保和残疾人求助补助。2017年,他又养了10头猪,村里又帮他整修了门口的5亩老塘,用猪粪和豆腐渣喂鱼。同时为其申报当年的各项产业补助共计4000元。

年底把猪卖了,又卖了些鱼,加上卖水稻和平时卖豆腐、光伏发电、低保等各项补贴,一算账,他家人均收入12800元,全家脱贫了。“没想到我老余也会有出头的这一天!”拿到《脱贫光荣证》的那天,余仁贵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多亏了党的好政策”!

“老余在我们村是一个身残志坚,脱贫致富的典型,他不等不靠,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我们下一步将从瓜蒌种植方面给予重点扶持,稳定他家的收入!”村支部负责人说。

老余的故事是这场脱贫攻坚战中的一个缩影,脱贫之后的生活正如他的“小锅豆腐”一样,唇齿留香。(记者 刘银昌)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