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脱贫攻坚一线报道 > 多措并举助脱贫 因地制宜促增收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织密防止添加剂滥用安全网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多措并举助脱贫 因地制宜促增收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4/29 8:32:2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月26日上午,谢家集区杨公镇友进家庭农场的草莓大棚里,农民兄弟正在大棚里忙着采摘草莓,鲜红的草莓果让人垂涎欲滴,收获的喜悦绽放在每个人的脸上。

“我在这里打工,每天有80块钱的工资。”贫困户徐作侠一边忙着摘草莓,一边开心地告诉记者:“我老伴眼睛不好,做不了什么工作,家庭较为困难。现在我在友进家庭农场打工,每个月有两千多元的收入,我还能就近照顾老伴,我非常满足。”

友进家庭农场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家庭农场在建设之初,政府给了很多帮助,现在发展壮大了,我们要为贫困群众多提供一些工作岗位,义不容辞地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友进家庭农场种植草莓、秋月梨、葡萄等经济作物,全年都需要雇佣员工在农场内进行劳动,像徐作侠这样在友进家庭农场务工的贫困户有二十余位,农场有效带动了周边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同时,为了提高友进家庭农场的示范带动作用,谢家集区还为其申报了“美丽家园行动”项目帮扶,进一步扩大其生产规模,项目建成后,可吸纳本村及周边地区30余名贫困群众就业,人均年收入可达1万元以上。

“为了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我们广泛动员有能力有责任心的企业,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带动周边贫困群众脱贫,共同走向小康。”杨公镇扶贫办负责同志向记者介绍:“在摸底了解贫困群众的就业意向后,我们联合多家企业向贫困群众定向推送岗位,帮助其实现就业,目前全镇297名贫困群众已全部返岗就业。同时,疫情防控期间,对因疫情影响暂缓外出或放弃外出的贫困劳动力,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发乡村保洁环卫、防疫消杀、政策宣传、秸秆禁烧员等公益性岗位74个,优先安排因疫情影响暂时无法外出的贫困劳动力,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就业问题。”

据了解,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杨公镇多措并举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完成,村居民饮用水全部入户。陈庙村草莓基地建设,让46名贫困户收益。开展技能培训,为贫困户申请特色种养帮扶资金,2020年已有36名贫困户走上了特色种养致富创业的道路。项目建设托底一批、促进就业帮助一批、特色种养带动一批,一条条实实在在的举措,让贫困户真正走上了致富路。

“从3月11日至4月10日,我们利用一个月时间在全镇开展了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月’活动。活动中,对照前期制定的帮扶措施及计划,摸清贫困户后续发展需求,因户因人制定2020年度贫困人口‘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目前制定2020年一户一策共2593条。”杨公镇负责同志告诉记者:“通过开展‘巩固提升月’活动,我们进一步摸清了贫困户的家庭情况,通过项目建设、技能培训、特色种养、设置公益性岗位等方式,解决困难群众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夯实脱贫攻坚基础性工作,再接再厉,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通讯员 阮昊天 记者 苏 强)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