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德耀淮南 > 爱心潮涌 24小时“闪捐”22310元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爱心潮涌 24小时“闪捐”22310元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12/16 9:25:4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八年前,他毫不犹豫地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八年后,他遭遇不幸急需救助…… 淮南市数百名红十字志愿者用实际行动回复好人——爱心潮涌 24小时“闪捐”22310元

八年前,在他人生命危急时,他毫不犹豫地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八年后,他也遭遇了不幸,我们应该怎么做?12月12日上午,淮南市红十字志愿者微信总群里达到了沸点,“1.943万元”“2.166万元”“2.231万元”“停,停,截止、截止”……几百名志愿者自愿接龙捐款,用实际行动回复这名八年前乐于助人的“好人”!

“八年前安徽一位农家好小伙倪寿稳勇敢站出来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他人生命。今天,好人倪寿稳两岁的儿子患再障性贫血急需救助。这位压力重重的年轻父亲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不仅需要为孩子骨髓配型,还要筹集四五十万元才能保障孩子的继续治疗。面对巨额医疗费,家里一筹莫展。亲爱的志愿者朋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在素不相识的患者生命需要救助时,义无反顾慷慨捐献生命的种子,现在他们自己有难了,我们不能坐视不管,不能让好人受难!请大家伸出温暖友爱的手助好人一家渡过难关。”12月11日10时许,淮南市红十字志愿者微信总群里发布了这么一条引起大家情感共鸣的消息。

事情是这样的,八年前的2011年,六安市农村小伙倪寿稳为了挽救外省一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慷慨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安徽省第1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今年上半年,倪寿稳两岁多的儿子确诊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持续的治疗花掉了15万余元,家里的积蓄全用完了,面对后续巨额的治疗费,全家陷入了困境,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下,倪寿稳不得不发起了网上筹款。消息很快被安徽一位热心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发现,转到了安徽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之家微信群里,引起了这群特殊的生命使者的关注,大家纷纷慷慨解囊,同时转发。

这个消息也被转发到淮南市红十字志愿者微信群里,看到消息后首先响应的是淮南市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们一个个率先捐款。淮南市第一位“本土”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胡长引捐了500元,魏炜、乔龙旗、葛宏港等不但自己捐了款,还动员其单位同事或同学捐款,一条条跟进的消息不时在群里发布,同是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史柯担起了捐款接龙统计和实时发布的工作。到了晚上,更多白天忙于工作的志愿者们看到了募捐消息,于是群里沸腾了,30元、50元、100元、200元……志愿者个人捐款截图不断在群里翻滚,捐款接龙也不停地延长、更迭、刷新。

年过七旬的老志愿者张玉霞不亚于年轻人的网上速度,不仅自己“闪捐”成功,还指导其他不会网上捐款的老志愿者。靠打零工供养2个孩子上学的陈光霞也捐了一天的收入,重病在身十分艰难的“老”志愿者凌庆忠也捐了200元,她说,我不能参加活动了,捐点款心里好受些。靠低保生活的重残志愿者陈士全哪一次捐款也不愿落后,包括这次。而各志愿服务队的负责人更是各展能力,不到一小时,爱心联盟志愿服务队就报出5000元的捐款,并很快转账到淮南市红十字会的账户。刚为关爱孤寡老人捐款的生命接力志愿服务队继续接力。在偏远乡村参加助残助困活动送出1.5万余元、刚赶回的“好人”朱士兵志愿服务队队长朱士兵看到消息,来不及发动就承诺捐2000元,并连晚筹齐。患有股骨头坏死多年、生活十分不易、而一直全家坚持公益的潘集红十字志愿服务队队长杨同林,夫妇俩率领的团队一直以帮扶困难家庭为主,队员们大都是当地收入一般、甚至家庭困难者,但月月捐、常年捐,这次又捐了2300元。今年刚成立的水上救援志愿服务队也拿出了救援的速度和力量,不停地接龙刷新,直到捐款结束,刚看到消息的队员还在不停地发红包捐,“我们刹不住了,还有的要捐怎么办”队长柏世怀给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不停地打电话。73人已捐了7450元,没来及捐的只得被劝止。一直连天加夜帮人办丧事的淮南好人蒋国安志愿服务队70多岁的老队长蒋国安,见到消息太迟又不会网上捐款,队里几乎全部是年过花甲的退休老人也弄不好,急得一遍遍求助,群里通知捐款结束时,老蒋终于委托别人捐来了第一批队员的心意,其他队员的捐款也不得不终止。截止时间已过,正在外地忙生意的老志愿者张志敏和许志打来电话协商能不能延迟捐款,也被劝止。

12月12日上午10时募捐截止,整整24小时,参与捐款愿意公布姓名的志愿者有260余人,能统计出的捐款22310元,还有许多志愿者不愿公布姓名、以网名直接给其捐款。而各种问候、祝福声更是一条条一串串,真情温暖,虽然受助者看不见,但能够感知来自同一个红十字大家庭的温度和友情。

截至记者发稿之时,通过各方努力,倪寿稳所收善款总额已达到目标额度,所有渠道已停止筹款,集中善款用于孩子的治疗,倪寿稳也通过微信向淮南市所有捐款的爱心人士表示感谢。(记者 李严)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