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壮丽70年”征文 > 筑梦曹庵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筑梦曹庵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11/25 10:06:2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设好“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是时代的呼唤,是历史的责任。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曹庵镇实现了美丽嬗变。走进每个村里,宽阔的水泥路穿过村庄,村里的沟渠河塘清澈见底。一排排两层的农民新居鳞次栉比,屋前都有敞亮的院子。院门外,种满了果树,上面停歇的不知名的鸟儿被惊着了,忽然从树丛中扑楞楞地飞出。这一切,让每个村子犹如一幅幅闲情淡抹的山水画。在这块充满勃勃生机的美丽土地上,曹庵人迸发着激情与活力,致力于抒写着一部部美篇。

曹庵镇是农业大镇,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成了一批规模化、专业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了“一村一特”、“一村一品”的格局,如曹庵、范圩等村的草莓,轩岗、宋庄、陈巷等村的早春玉米,陈巷、袁洼等村的西瓜,范圩、戚圩、李桥等村的蔬菜,汤郢村的桃子,柳树村的香葱,轩岗村的两腊(辣)(两季辣椒、一季腊菜),戚圩村的杏梅。这些农产品上规格、上商品量,都具有很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曹庵镇是“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有着数千亩的桃园和上万亩的草莓基地,是蜚声江淮南北的“草莓之镇”,被誉为“中国草莓第一镇”。每到成熟时节,远近的人们来到曹庵的大棚草莓园采摘草莓。不同层次绿意葱茏的叶子中间,是一颗颗晶莹剔透有着心形状的果实,有的红着脸展现着成熟丰满,有的白里透红羞着脸低着头。轻轻地拈一粒放进嘴里,那独特香甜的味道沁入心脾,让人感叹这极平凡的植株,竟结出了如此色泽鲜艳、甜酸适宜、营养丰富的水果来。

从2005年起,曹庵镇每年举办一届“淮南曹庵桃花·草莓节”,今年是第12届,以“十里桃花竞芳华,万亩草莓名天下”为主题,扩大了对外交流,加速了建设美丽乡村的步伐。每到这个节日,到曹庵赏桃花、摘草莓已成为城市居民踏青旅游的首选。在欣赏乡村美丽田园风光、品尝原味草莓的同时,曹庵的美食也会让你大快朵颐。曹庵美食以家常土菜为主,“土的出奇,土的有味”,有“玩在黄山、吃在曹庵”之说,被誉为“美食之镇”。美食中尤以“炸豆饼、烩狗肉、锅贴老公鸡、红烧戈牙鱼”四大名点最为出名。

在曹庵小镇一路走来,无不渗透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文化气息。据史碑记载,曹庵建于明朝,至清朝光绪甲辰捐修,当时全庵前后大殿两层,东西均有廊房,前殿为泰山殿,后殿为观音殿,殿内均有塑像,每年农历二月十九逢会,烧香拜佛者络绎不绝。抗战时本地沦陷,庙宇渐渐残破、倒塌。

在曹庵镇有一个叫轩岗的地方,村民都姓轩,他们说自己其实姓轩辕,是黄帝的后代。轩岗的轩姓明代时从河南迁来,2012年轩辕宗祠落成,坐北面南,仿古建筑风格,后大殿五间,前门厅五间,朱墙黛瓦,飞檐画栋,院中一凉亭,有东西两道回廊,形成了四面封闭的格局,整个建筑雄伟壮观。门前有两口水塘,每到春天,池塘旁边地里盛开的粉红的桃花和金黄的油菜花花团锦簇引蜂招蝶,塘边吐绿的垂柳迎风起舞婀娜多姿,枝条在微风的荡漾下轻抚着池塘的水面,环境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

不可质疑,曹庵镇是一个历史厚重的小镇。翻开泛黄的记忆,走进遥远的历史,我们的先人曾经在这里留下了斑斑血痕,有荆棘,有沟壑,但对美好生活的梦想与追求从未曾消逝。

此刻走在这个叫曹庵的美丽小镇里,我的心情被沿途的所见所闻诠释着。我们不会忘记新中国成立以来筑起美好生活梦想的一代代勤劳的人民,他们一直在绘就着一幅天蓝、地净、水绿、村美的江淮美丽乡村画卷。是的,“守得住绿水青山,才能守得住家园故土”,“才能过上美好生活”。筑梦曹庵,梦现曹庵!(段昌富)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