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秋节,对于寿县堰口镇许寺民族村101岁的许志邦老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搬新家、住新房,享受着新的幸福生活!
许寺民族村东临瓦埠湖,全村共有4个村民组,人口663人(回族608人),耕地面积2104亩。
从茅草屋里搬出来,从低洼地里走出来,从贫苦中富起来……新中国成立70年来,许志邦亲眼见证着许寺村的点滴变化。
“俺们村地势不好,遇到下雨、下雪,稀泥滑烂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孩子们上学连门都出不去……”许志邦老人感叹:有了民生工程的帮助,让俺们住进了新家园!
2016年5月,结合移民迁建、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寿县堰口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总投资3351万元,集中统建200户小区住宅。坚持“四个全覆盖”、“四项清单”,即:精准脱贫全覆盖、检测评估全覆盖、防返贫全覆盖、责任落实全覆盖,扶贫对象和需求清单、脱贫时限清单、扶贫措施清单、脱贫责任清单。
“两个闺女嫁出去了,儿子住三楼,俺住在一楼。”许志邦身体很硬朗,自己做饭、洗衣,他笑呵呵地说:“这辈子做梦都没想到能住上楼房!”
2018年11月,许寺民族村的美丽乡村竣工,今年8月底,乡亲们全部搬入六层新居,村里原先坑洼的道路也变成了笔直的水泥路。
“在民生工程项目实施中,许寺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实行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统一建设的模式,绿化、亮化、美化同步实施,物业管理同步跟进。”堰口镇的挂职村干部黄晓伍介绍:堰口镇严格按照美丽乡村的标准建设,配套了村医务室、敬老院、电商大厅,还建设了数字阅览室、村民共建大厅、党群活动中心。
优美的环境、丰收的田野、休闲健身的庭阁、一片六层崭新的楼房……为了丰富少数民族文化生活,村里还增建了农民大舞台、文化礼堂和室内影剧院。如今,喜迁新居的许寺民族村村民,过上了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过节了,儿孙们一家几十口人,都回到了许寺村,围坐在百岁老人的身旁,许志邦老人眼不花、耳不聋,神清气爽:“空气好,环境好,住得好,吃得好,一切都好!”(记者 柏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