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 为了“一号工程”,十年征迁如一日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为了“一号工程”,十年征迁如一日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8/13 9:09:3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7月31日晚,中安煤化一体化项目打通全流程。与此同时,项目安全动力中心周边的卫生安全防护区、火炬区、输煤管廊等重点区域的群众已全部搬迁完毕,拆迁工作顺利推进。

自2009年中安煤化一体化项目建设以来,为全力支持服务煤化工园区建设,潘集区祁集镇已拆迁房屋27万平方米、征地6200余亩、拆迁2350户1万余人,古沟回族乡拆迁310户,为我市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化服务,思想动员拧成一股绳

中安煤化一体化项目是省重点工程,淮南市“一号工程”,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潘集区严格落实拆迁安置政策,扎实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今年7月,由于拆迁户曹某的要求不符合相关规定。祁集镇工作人员苏亮先是电话谈、接着入户访,先后10余次的耐心思想工作,通过解释政策,说明标准,最终打消了曹某的疑虑。

祁集镇有着良好的文化传统,产生过2位“中国好人”,1位全国见义勇为模范人物,1位“淮南好人”。祁集镇以先进人物代表为榜样,宣传支持中安项目的重大意义,鼓励弘扬奉献精神。为了减少矛盾和及时化解矛盾,祁集镇党委政府客观分析拆迁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讨论制定有关对策和应急预案。

在拆迁之前,镇村干部深入被征地村民组和拆迁户家中,和群众拉家常、交朋友,帮助符合政策的村民积极争取公租房、廉租房政策,主动帮助解决家庭困难,真心实意为征地群众和拆迁农户排忧解难,拉近心理距离,达成共识。

公平公正,文明征地促一方和谐

在征地拆迁工作中,潘集区始终坚持做到“三公开、两监督、一张榜”工作法,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了征拆上访案件的发生。

征地政策、征迁补偿标准、征地范围公开;向群众公示被征拆户的土地、房屋面积初始表(一榜),公布被征拆户的土地、房屋汇总面积和补偿经费(二榜),公布逐表审批与被征拆户签约兑现补偿结果(三榜);同时,整个过程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监督和群众监督。

在卫生安全距离的征地过程中,古沟回族乡50多名镇村工作人员分成5个工作组,对高湖村所有房屋丈量核实、清点资产、签订协议,所有房屋顺利拆迁完毕。

通过严密的操作程序和严格的征迁纪律,有效地避免了征地拆迁中可能出现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维护了公平、正义。10年来,围绕中安煤化一体化项目,祁集镇所有搬迁群众都得到了妥善安置,镇村干部无一例违法违纪事件,无一例强买强卖、承揽工程现象,未发生一例群体性事件。

奉献当头,凝聚合力攻坚保进度

“千难万难,征地拆迁第一难”。拆迁工作能否顺利推进,干部队伍是关键,祁集作为安徽煤化工园区征地拆迁的主战场,一直以来,在征地拆迁实战中,锻炼出了一支素质过硬,能打胜仗的干部队伍。

丈量,清点,做表,检对,公示,计算金额,签订拆迁协议,腾空房屋……经过十几项精细的程序,工作人员方才进入搬迁房屋,对物品登记造册,公证人员现场录像公证,贴上封条,确保群众财务不受损失。

对于家庭困难的群众,祁集镇准备车辆、工具,并组织镇村干部上门,帮助群众一起搬家……尽管地面温度已接近60度,大家挥汗如雨,但毫不懈怠。

对房屋逐间清查,确保无人无财物,设置安全防护区域,工作人员方才进场,进行拆除作业。面对急、重拆迁任务,镇村工作人员全员上阵,“快”字当头。祁集镇武装部长何文山身披移动心电图,依然坚持在第一线,将一户加工企业的铁锭,一块一块搬上运输车辆……祁集镇副镇长曹菊带领女子助搬队8名女将,忙碌在拆迁现场,从劝桥村的7户,到祁集社区的120多户,确保每一户搬迁群众的安全……(记者 柏松)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