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庵公安分局责任区刑警二队警官张建,始终践行着一名刑警的职责和使命,嫉恶如仇、心系群众——是“利剑”,也是暖心“神探”
近日,2019年第一季度“淮南好人”评选出炉,安徽省“十大忠诚卫士”、田家庵公安分局责任区刑警二队警官张建榜上有名。张建是一名80后,2007年,从安徽理工大学“弹药与爆炸技术”专业毕业后,放弃高薪工作,通过招考成为一名光荣的刑警。从警以来,他始终奋战在刑侦工作一线,嫉恶如仇、心系群众,践行着刑警的职责和使命。他是令犯罪分子胆寒的“利剑”,却是百姓心中最暖的“神探”。
火眼金睛的“拼命三郎”
有人问,做刑警什么重要?张建给出的第一答案是“责任心”。他说,无论办理什么样的案件,只要有了“责任心”,就为破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能克服重重困难,突破重重僵局!
淮南市某银行家属楼工地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件。案发后,涉案的姚某等四名犯罪嫌疑人相继落网伏法,唯独犯罪嫌疑人孙某锐犹如人间蒸发,20多年没有任何踪迹可循。时至2016年4月,为了让死者瞑目,张建多次前往孙某锐逃逸前居住地摸排走访,了解到孙某锐自小父母双亡,与妻子姚某荣成立家庭后较为和睦,对其子孙某乐也是较为宠爱。在孙某锐逃匿初期,妻子姚某荣带着幼子难以生活,不久便前往外地务工居住,并更换了联系方式。随后,张建对姚某荣和其子孙某乐开展了外围调查,分析出了孙某锐使用的手机号码并通过系统查询发现,孙某锐哥哥孙某伦的日常乘坐火车轨迹与该手机号码的轨迹相似,且长期在池州活动。张建通过走访确认孙某伦本人并未去过池州,也不持有这个号码,而这个号码又与孙某锐的妻子、儿子联系密切。据此,张建大胆推断应该是犯罪嫌疑人孙某锐冒用其哥哥孙某伦的身份证生活在池州。随后,张建迅速带领民警奔赴池州,成功将藏匿在一工厂内的孙某锐一举抓获,历时21年之久的命案至此画上了圆满句号。
勇于担当的“领路先锋”
选择刑侦民警这个职业,就意味着牺牲和奉献。从警11年来,张建几乎很少陪父母妻儿过年,他的节日大多是在工作中度过的。特别是担任队长以后,张建始终用一言一行号召感染大家,他总是笑着对大家说“我是党员,更是队长,重大案件、危难关头,当然要我冲锋在前。”但面对家人,张建往往选择“等等吧”“回头再说”……因为他知道,刑侦工作服务的是人民群众这个大家庭,必须要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才能对得起百姓和同事的信任,才能无愧于这身藏青蓝。
2017年1月27日,大年三十,凌晨4时许,一蒙面男子持仿真枪闯入田家庵区人民南路梦精灵宾馆,言语威胁吧台服务员后,将吧台内的5050现金抢走,社会影响极其恶劣。案发后,张建立即带领民警对该案开展侦破。一是围绕案发现场进行细致勘查,提取相关痕迹物证;二是以现场为中心,向周边延伸调取海量监控视频,获取犯罪嫌疑人的逃跑轨迹;三是在案发现场及周边地区进行走访,寻找犯罪线索。通过大量的工作,张建发现另两起案件与该起案件可以并案侦查。通过对犯罪嫌疑人作案规律及特点的分析发现,作案后其大多在一些小浴池及黑网吧逗留或休息。随后,张建重点对各大小浴池及黑网吧展开摸排工作。通过不懈努力,同年1月31日,张建带领民警在田家庵区北头一小浴池将犯罪嫌疑人周某抓获。而此时他已连续工作了四个昼夜,他知道,案件一日不破,笼罩在这新春佳节、万家灯火上的阴霾就一刻不会消失。
从警12年里,张建没有请过一次公休假,多少次日夜兼程,多少次他乡奔波,鉴于其工作业绩突出,2010-2012年他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015年荣获淮南市“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又被评上全省“十大忠诚卫士”。 (图片由田家庵公安分局提供)(记者 李 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