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 空港新城打造合淮同城桥头堡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空港新城打造合淮同城桥头堡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5/7 9:50:3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采访见闻

春日的新桥,处处洋溢着春天的希望。和季节同样充满希望的是新桥国际产业园内的工地建设和工厂生产场面。

“今年一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8亿元,同比增长27.7%。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05亿元,同比增长82.5%。园区已成为全县乃至全市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园区负责人一边带领记者走访,一边如数家珍地介绍。

近年来,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合肥航空港经济实验区的核心区和先行区,合淮工业走廊桥头堡,全市‘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的主阵地”战略定位,在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取得新成效,一座“产城一体、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空港新城在新桥国际机场旁悄然诞生。

辐射带动:加快融入合肥都市圈

成立之初,新桥国际产业园便绘就了非常清晰的发展路线图——融入合肥都市圈,构建一体化发展格局!

在城市规划方面,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积极参与合肥空港新城规划,主动发挥在合肥市“1331”城市规划重要功能组团作用和功能分工。在产业发展方面,主动承接合肥市产业转移项目37个,涉及电子电气、机械制造、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同时,主动争取合肥市教育和医疗卫生优质资源向新桥国际产业园倾斜,安徽万博科技职业学院、安徽涉外经济职业学院、合肥五十中等优质资源先后落户新桥。

在基础设施方面,主动争取与合肥共商共建,推动与合肥基础设施无缝对接,新桥园区至合肥市区公交稳定运营,至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新桥大道建成通车,兴业大道等道路工程启动设计,合肥燃气管道敷设至园区并同网同价,积极争取规划中的合肥—新桥机场—六安的城际高铁及合肥城市轨道S1号线等线路经停园区并设站,融入合肥一体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同时,园区主动推进“三园一港”(即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寿县蜀山现代产业园、合肥经开区北区和合肥航空港)联动发展,“三园一港”始终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在招商引资方面实行资源互补、信息共享、错位发展的联动机制,合作成效日渐突显。

招商引资:撸起袖子牵住“牛鼻子”

自2016年1月寿县区划调整以来,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主动作为,将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每个月对重点项目、招商信息进行梳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外出招商,对接重要招商项目,集中优势力量攻坚招商。

毋庸置疑,招商引资是有效投资的坚实基础,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为推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产业园扎实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紧紧围绕装备制造、电子电气和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着力在招大引强上下功夫。

通过全员招商、以商招商、产业招商的多种方式,呈现出遍地开花与重点突进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截至目前,园区建成区面积达24平方公里,协议投资近600亿元,签约入驻企业达200家,规模以上企业36家,恒大集团、英联集团、唐人神集团、隆平集团、汉邦集团、中信集团等世界500强和上市企业先后签约落户园区。

2018年新增签约项目33个,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4家,新增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20亿元,新增财政收入6亿元。全县60%财政增量、70%新增规上企业、80%新增签约项目均来自新桥板块。

项目推进:创优环境壮大产业规模

新桥国际产业园始终围绕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着力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积极引进境外资金及进出口型企业。

区划调整以来,园区累计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户,限上企业5户;新增战新产业企业15户,高新技术产业企业9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引入外商投资企业5户,有进出口实绩企业6户。

“四纵八横”路网初步建成,弱电管网、绿化亮化工程同步跟进,实现园区污水全收集、管网全覆盖……聚焦基础配套,园区着力提升承接能力。

盘活“僵尸企业”、优化审批服务、财税平台改革……聚焦改革创新,园区持续激发发展新动能。

几年来,园区产值从2015底的86087万元增长至2018年底的349813万元,年增长率达59.2%;战新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幅均在30%以上,2018年底分别达15.9亿元、8.9亿元、1379万元;进出口总额实现零的突破,达713.2万美元。

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0亿元。税收由2015年的不足亿元,到2016年起3年连跨亿元、3亿元、5亿元三个台阶,年均增长率为82.4%;税收超百万的工业企业也由2015年的6家增加到2018年的20家。

千帆竞发,勇进者胜!新桥产业园正勇立高质量发展潮头,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新样板,努力向着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做示范、当引擎大步迈进!(记者 柏松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