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新集智能科技公司科技创新纪实
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主持实施的刘庄煤矿、口孜东煤矿综合自动化建设项目标新立异、名列前茅,两对矿井分别被誉为我国“第一对数字化矿井”“第一对大型智能化矿井”;在国内率先开展千米深井三软地质条件下厚煤层无人自动化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并取得成功,获安徽省煤矿安全和信息化改造项目奖励。
这个团队就是——中煤新集智能科技公司。被矿工们亲切地称之为新集煤矿智能化开采的“智囊团”。
成就科技发展典范,创新就是灵魂
传统采煤作业,人员多、环节冗杂、自动化程度低,且多以体力劳动为主,安全隐患多、生产效率低下。为一改陈旧开采面貌,紧跟世界发展步伐,该公司秉承着“创新发展、止于至善”的理念,先后建成了矸石胶带运输、工作面及高压泵站、煤流胶带运输系统、压风管网、供配电系统、道岔控制等9个井下底层设备基于一个平台的自动化子系统,在全国尚属首次;在采煤机远程控制、快速自动化掘进作业线、深井支护等8个方面,第一次引进并创新德国先进的采煤、掘进智能化生产工艺;在矿井地面集控中心实现对首采工作面的采煤机、刮板运输机、转载机、破碎机、顺槽皮带和泵站等设备的“一键式”启停,在我国尚属首次;积极推进掘进支护平台和机械手臂的智能化设备创新应用,使巷道支护工作提高了3倍以上;新建成的国内首条快速自动化掘进作业线首次实现掘、锚、架、充填一体化作业,巷道支护强度大幅提高;积极加强研发创新,其研发的本安型信息矿灯,有效解决了传统人员定位卡、电池更换频繁等问题,此项技术市场前景好、普及率很高。
打造多元化平台,服务就是宗旨
为提高矿井开采效率和安全管理,他们面对各个分散的系统,经过考察研究,分析研判,致力于打造多元化综合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矿山智能化仓储、物流、自动识别及终端RFID射频技术研究应用,在煤矿建立了“淘宝”式物资储运系统,该项目被列入集团公司实用性先进技术推广项目、煤炭工业两化深度融合示范项目,并获得安徽省经信委、淮南市科技局奖励;不断探索开展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四化”建设,在煤矿安全生产和减人增效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并建立了两化融合管理服务系统,被遴选为全国两化融合首批试点企业,通过全国首批评定;在采、掘、机、运、电、安全等服务一体化环节出实招、下真功,精益求精,攻坚克难,逐步将矿井生产、管理各环节统一在一个网络平台,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有机服务整体,为有效加强煤矿管理与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向生产管理要成绩,智能就是效率
物料运输是矿井生产的重要一环,传统运输主要依靠人力制单、审核、配送、押运、交接,人员占用大,车皮复用率低。结合矿井物料输送、运输实际,经配对选型,他们积极加强全自动化物料运输系统的引进,管控一体化的远程重要集控平台建设,在口孜东煤矿设备层采用了15000个传感器,编制了1500个集成画面,通过大量的传感器实现生产过程控制的可视智能化。据统计,在智能化矿山建设过程中,共实施引进29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设备,其17项属我国首次引进。公司采用物联网技术,对全矿区设备、材料等进行安全职能管控,物资从地面到迎头全程智能化,取消传统的跟料人员,实现对运输物资各环节透明化管理,有效解决了物资运输过程不受控、丢失、冒领的问题。此项举措,在生产过程中省车、省力、缩短流程,使物资运输作业人员减少30%,车皮运输数量减少25%,运输效率提高30%,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还节约了劳动成本。(记者 鲁松 编辑 汤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