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期间,桃红梨白菜花黄,淮南处处皆是景。趁着假期,市民纷纷带上家人走进美丽乡村,融入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激活了乡村旅游经济。
“清明前后,是观赏八公山桃花梨花油菜花的最佳时机,也是附近土菜馆生意最好的时候。”寿县八公山乡郝家圩村一家土菜馆老板告诉记者,当地的土鸡、土鸭、香椿炒鸡蛋、蒿根等农家菜受到游客欢迎,每天收入都在2000元左右。
“节日期间,市民多选择踏青自驾游,以短程旅游、近郊采摘、踏青赏花为主。“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市民多选择到曹庵、八公山、焦岗湖等地享受田园风光,摘草莓、赏花,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福。为吸引游客,曹庵桃花草莓节推出了民间文艺汇演、美术写生、赋诗、摄影、曹庵风貌展等特色活动,让游客一睹十里桃花风姿卓越、品尝万亩草莓的香甜可口、欣赏自然恬静的田园风光、感受淳朴好客的民俗民风。举办“中国八公山首届桃花节”,漫山遍野的桃花、梨花、油菜花争奇斗艳,让人流连忘返;邀请老艺人以大鼓书的形式,讲述八公山历史文化,让人游有所学。红红火火的特色乡村旅游活动催热了乡村旅游经济。据悉,清明小长假期间,我市共接待游客75.69万人次,同比增长20.1%,实现旅游收入15038.32万元,同比增长21.08%。
旅游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近年来,我市修编了《乡村旅游规划》,以乡村旅游创建、乡村旅游扶贫为重点,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激活了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实施政策激励,推进乡村旅游创建。以推进省乡村旅游“3231”工程为主抓手,实施创建奖励补助政策,激励企业、地方开展旅游名县、名镇、名村、示范点创建。寿县、毛集实验区申报省级“旅游名县”创建,寿春镇等8个乡镇申报省级特色旅游名镇创建,八公山乡郝圩村等11个村申报省级特色旅游村创建,安徽八公山豆制品公司、聚红盛农庄等14家企业申报省级休闲旅游示范点创建,焦岗湖镇、曹庵镇等5个乡镇申报创建旅游小镇,焦岗湖镇获评“省级旅游小镇”。焦岗湖影视城创客基地、安徽八公山泉豆腐文化创客示范基地入选首批“安徽省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丰富了旅游新兴业态。坚持改革创新,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寿县打造了文化旅游+乡村旅游新模式,宝根生态园等2018年接待人数突破5万人次。潘集充分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利用潘集酥瓜国家地理标志,举办农产品展示展销会暨精准扶贫产销对接会,通过联盟电商等形式开拓市场。毛集实验区着力培育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星级农家乐、精品民宿、农事体验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等品牌,打造“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乡村变景区、农房变民宿、农事变体验”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记者 朱庆磊 编辑 汤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