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实现新时代的宏伟蓝图,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着统一思想认识、凝聚磅礴力量的重大任务,这是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更是新征程呼唤的新担当。
2018年,潘集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为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潘集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
理论武装,为高质量发展凝聚力量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成为潘集区思想理论建设的头等大事。
潘集区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为抓手,开展区乡两级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200余场,参学干部4000余人次,做到应学尽学。区委常委会第一时间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30次,区委常委赴基层联系点开展十九大精神理论宣讲11场。
在潘集,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189家,实现区镇(街道)村(居)三级全覆盖。组建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194支,创新理论宣讲形式,丰富活动载体,以理论宣讲、微课堂、农家小院等多种形式开展宣讲政策理论、培育文明新风等志愿服务190场,服务群众8500余人次,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区委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纳入区委常委会工作要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和政治巡察要点,在全区上下树立起层层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理直气壮抓意识形态工作的鲜明导向。
年初,各党委(党组)签订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全年举办意识形态工作培训班2期,组织70名党支部书记进行意识形态知识测试,谈心谈话、工作约谈进一步了坚定理想信念;年末开展了意识形态工作专项督查。随着各项意识形态规章制度建立完善,意识形态工作“两研究、两报告、两通报”机制运转顺畅。
引领思想,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潘集区积极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文化支撑的作用,着力加强正面宣传和热点引导,不断壮大网上网下主流舆论声音,着力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舆论阵地生机勃发,“潘集声音”嘹亮唱响。
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潘集区立足实际,着力在转型发展、特色产业、脱贫攻坚、好人典型等方面加强策划组稿和对外选送,光伏、酥瓜特色宣传登陆央视,全年共在市以上媒体发稿1000余条,为五大发展美好潘集提供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尤其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全年刊发相关稿件200余篇,其中在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扶贫网、安徽扶贫网刊发我区重要稿件8条,扶贫宣传位列全市县区第一,全省有扶贫任务县区第八位次。
线上线下齐头并进,网络空间正能量强劲。
潘集区把弘扬正能量作为网络治理总要求,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依托官方微博“潘集之窗”、官方微信“潘集发布”平台,加大撰写编发本土化、接地气、民生类稿件,结合脱贫攻坚、文明创建、环保督查、党的建设等重点工作开设专栏。全年,“两微”共编发推送稿件4000余条。
汇聚力量,提供强大精神指引
同心掬得满庭芳,文明花开满园春。潘集区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灵魂工程、战略工程来抓,实施八大专项行动,评选产生“潘集好人”20名;推荐当选“淮南好人”6名、“安徽好人”2名、“中国好人”1名……
紧扣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潘集区文化供给丰富多彩。广场舞、主题征文、摄影大赛、书画摄影展等活动持续不断。“三下乡”活动、闹“元宵”猜灯谜、“4·20”夹沟农民文体节等文化活动广受好评;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完善区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潘集区全力推进文明创建工作,明确“八大提升行动”牵头领导,深入开展“四抓四带四促”活动,建立“路长”、“巷长”、“网格长”制,开展“文明单位帮社区结对共创文明城”及“企地共建”等活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正是春潮涌动时,唤得东风好扬帆。潘集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正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锐意进取、砥砺前行,不断凝聚执着圆梦的磅礴力量。(记者 柏松 编辑 汤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