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榜样 > 独臂英雄挥袖写忠诚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独臂英雄挥袖写忠诚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3/11 9:49:3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记全省公安机关“十大爱民模范”曹庵派出所所长鲍志斌

黝黑的面孔,爽朗的笑容,中等壮硕的身材,还有那只插在腰间的空空左袖,是鲍志斌给人的第一印象。

今年2月19日,在省公安厅命名2018年度全省公安机关“4+1”岗位争先活动“十百千江淮卫士”和“十佳百优”所队大会上,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十大爱民模范”的鲍志斌格外引人注目。作为淮南市公安局山南分局曹庵派出所的“独臂所长”,他是全省目前伤残等级最高、仍坚守基层公安一线的民警!

断臂重生,敬业在无私付出中彰显

鲍志斌的爷爷、父亲都是警察,受家庭熏陶,鲍志斌从小就立志从警。2001年警校毕业后,鲍志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并于2005年调入淮南,先后担任曹庵派出所民警、副所长、所长。出于对公安工作的极度热爱,从警18年来,他以所为家、敬业奉献,多次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获评为年度市局、分局“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执法之星”“巡防之星”及“省优秀人民警察”“省先进工作者”“安徽好人”等多项光荣称号。

2012年4月的一个下午,所里接到群众举报有人偷树的警情,鲍志斌立即和同事赶往现场,制服盗窃分子,收缴作案工具和车辆。然而在返回途中,鲍志斌骑着装有树木的三轮车发生了车祸,永远失去了左臂!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他曾有过一段消极彷徨的时光,但在身边亲友和同事的关怀照顾下,鲍志斌逐渐走出了阴影,重新燃起对生活、对工作的热情。

“我将左臂献给了热爱的公安事业,但还有右臂,还有一颗忠诚从警为民之心!”2014年,组织上为了照顾他,决定安排鲍志斌到机关工作,却被他婉言谢绝。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鲍志斌凭着惊人毅力挺过了生理和心理上的难关,毅然回到基层执法第一线,继续将满腔热忱投入到日常工作和执法办案中。

恪尽职守,忠诚在守护平安中闪耀

在同事眼中,鲍志斌是出了名的工作狂。7年来,鲍志斌克服身残带来的种种不便,坚持正常办案,多次组织带领民警开展伏击守候和追逃抓捕任务。基层派出所人少任务重,他也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带头加班加点。长期超负荷工作,让鲍志斌的身体承受了极大压力,除患有慢性胃病,还因丧失左臂造成脊椎严重右倾,但这些丝毫没有动摇他坚守一线的决心。

2015年,他带领民警破获了全市治安系统唯一被省厅挂牌督办的组织、介绍、容留卖淫案,摧毁2个网络卖淫团伙。为了全身心投入专案工作,他24小时待在派出所直至案件告破。2016年2月,接到聚众赌博线索,他迅速组织民警出警。赌徒纠集不明真相的群众殴打民警、暴力抗法,造成他左肩大面积挫伤,右腿被碎瓷砖划破。负伤的鲍志斌临危不乱,与嫌疑人斗智斗勇,最终将赌徒们制服并抓捕归案。2016年8月,鲍志斌在巡逻中抓获2名吸毒人员,深挖毒品违法犯罪,带领民警经过2天3夜高强度守候抓捕,先后将20余名吸毒人员收入网中,破获4起贩毒和容留吸毒案,强有力打击了辖区毒品违法犯罪……

自2012年以来,鲍志斌先后抓获各类逃犯70余人、吸毒人员200余人,主办各类刑事案件50余起,处理治安案件500余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20万元,有效提升了辖区群众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满意度。

侠骨柔肠,奉献在便民为民中诠释

“既然选择了警察这个职业,就要对得起头顶的国徽,对得起辖区的百姓。”这是鲍志斌在工作中秉持的信念,也是他长期坚持的宗旨。正因如此,他被辖区群众视为可亲可敬的好民警、好所长。 

2018年2月15日下午,曹庵菜市街一居民家中发生火灾。接到报警,鲍志斌带领民警赶到现场组织救火。得知屋内有液化气罐后,他立即要求民警将现场围观群众疏散到安全区域,自己单手拎着灭火器就冲进屋子。面对滚滚浓烟,鲍志斌双腿夹住灭火器,用独臂艰难地打开,向火源喷射。最终,他和民警们一同将大火扑灭。“危急关头,我们民警不上谁上?这是使命,更是责任!”面对群众关心的询问,他坦然答道。

在曹庵派出所的廊柱上,有张已经褪色的《感谢信》,但字里行间的警民深情,却随着岁月流淌显得更加厚重。原来,鲍志斌在一次走访中,得知孤堆村有位智障户庞某没有户口,生活全靠村里群众接济。这件事被鲍志斌记在心上,通过对庞某身世调查,他很快为其办理了户口,申办了低保,并结成帮扶对子,逢年过节就去看望资助。村民们盛赞鲍志斌为群众的贴心人,自发写了感谢信送来。

近年来,鲍志斌组织民警上门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和高龄老人等特殊群体办证200余张,为无户口人员办理户口补登手续100余件,开展送身份证下乡活动20余次,送证1600多张。每次出警,遇见需要帮助的群众他都力所能及给予帮助。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他除了参与集体组织的募捐外,还通过红十字会向灾区捐款5000元。

“我知道他把自己的生命和基层公安事业连在了一起,但作为公安厅长,不愿意看到抱着伤残之躯的战友冲在第一线,请淮南市公安局山南分局做通志斌同志的工作,把他从第一线调到更能发挥他作用的岗位上。”在年初的全省公安机关“十百千江淮卫士”命名大会上,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李建中一席话,由衷道出自己对这位“独臂所长”执着坚守一线的敬佩和内心纠结。作为一名充满正义力量和职业情怀的警察,独臂恰恰已成为鲍志斌身体的支点,支撑着他在平凡岗位锻造着不平凡的警营人生!(记者 陈崇韧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