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 淮南交警“一针一线”密织农村交通事故防控网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淮南交警“一针一线”密织农村交通事故防控网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3/8 9:40:4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消除“十大元凶” 开展“五小工程”
淮南交警“一针一线”密织农村交通事故防控网

3月1日,2019年春运落下大幕。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春运期间,淮南交警部门加大对农村道路的巡逻管控力度,驾驶人经常在市内各条乡村道路上遇到交警巡逻设卡,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公安交警的辛勤付出,加上“五小工程”等一系列措施的综合施行,使得今年春运交通安全形势明显好于往年。据统计,今年春运期间,我市道路交通事故亡人量大幅降低,其中农村交通事故亡人量降低80%!

“十大元凶”致农村道路事故多发

近年来,随着农村道路交通路网覆盖面不断扩大,大量电动车、摩托车、小汽车驶入农家,给农民日常出行带来极大便利。然而,由于农村地区交通安全设施不够完善,部分道路通行条件较差,许多交通参与者法律意识和安全观念淡薄,导致农村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在春运期间,大量机动车返乡,给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更大的管理压力。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依托春运大数据,分析造成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主要为电动车辆随意转弯、行经无信号指示路口不减速让行、随意横穿道路、驾驶三轮车农用车违法载人、酒后驾驶摩托车、危险路段超速、违反信号灯指示通行、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驾驶改装报废车辆等“十大元凶”。

“五小工程”织就交通安全防护网

春运前,交警支队安排警力对辖区农村道路安全隐患尤其是事故多发路段进行细致排查,进一步完善交通标志标线,防患于未然。“结合‘五小工程’,支队共在全市乡村道路新设了100多处标志标牌等。”据介绍,“五小工程”是指设置一块标志牌、一排减速带、一排警示桩、一盏爆闪灯和一面凸面镜。建设完全以国家有关规定为依据,根据交叉路口交通安全实际情况进行查缺补漏,这些交通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的投入使用,在根本上改善了农村交通安全设施缺失的问题,起到了很好的防范作用。在谢家集区,102省道沿线分布着很多村庄和学校。由于该路段车流量大、夜间照明差,有的路口未设置安全设施或安全设施不完善,存在极大安全隐患。通过安全“五小工程”建设,设置了路口或学校减速慢行等标志牌,有效提醒了驾驶员和群众注意安全通行。

“双轮驱动”消除安全盲区和死角

为了摸清底数,做到心中有数,交警支队专门组织警力深入辖区各乡镇、村组进行排查登记,以村干部为前导,以村组为单位,对所有农村面包车、低速货车、三轮汽车、摩托车的注册登记、年检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弄清车辆数量、分布、车况、线路及车主情况,做到机动车台数底子清、车主及驾驶人情况明、安全管理措施实,全面提高农村机动车辆检验率、落户率。

春运期间,交警支队以城乡结合部、乡镇主要路段为重点路段,以赶集日、民俗活动日等为重点时段,设置临时查缉点开展农村专项整治行动,严查无证无牌、酒后驾驶、超员、“三非”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最大限度减少农村道路管控“盲区”和“死角”,及时消除一大批交通驾驶安全隐患。

“以点带面”安全宣传教育一大片

“骑车靠右行”,“交叉路口先观察再进入”……春节期间,交警支队大通大队民警多次前往辖区农村,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上万村民受到交通安全再教育。“管治结合,预防先行!”采访中,市交警支队负责人告诉记者,预防交通事故必须形成强大舆论氛围,通过电视、报纸、微博和微信等平台对查处的典型违法案例进行广泛发布,才能达到教育一个人、影响一个村、覆盖一个乡镇的效果,切实发挥好宣教预防警示作用。为此,交警支队在春运期间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交通安全宣传阵地作用,对农村交通安全管理进行大力宣传,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各基层大队积极组织民警深入辖区农村集市、农贸市场为村民上交通安全教育课、播放教育短片、发放宣传资料,全面提高农村群众交通法规知晓率,形成自觉遵法守规、人人文明出行的良好氛围。(记者 陈崇韧 通讯员 郭晨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